科比正式转行快一年了,“黑曼巴”在创投圈混得还好吗?
接着,咱再把时间线拨到 2014 年。在这一年里,Bryant Stibel投资的项目有视频游戏开发商Scopely,法律服务公司LegalZoom,电销软件公司RingDNA、营销智能分析平台Datanyze。在这其中,除了Scopely有后续发展,在 17 年再次融资 6000 万美元之外,另外的 3 个项目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不过,在 14 年的时候,Scopely就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而另外的 3 项仍然仅是种子轮阶段。因此,有这样的结果也属正常。话虽如此,但也并不是融资到后期阶段的项目就一定“安全”。有些坑,就算融到了F轮,只是变成了“深坑”。 小坑见大坑,融资上亿美元的“榨汁机”闹剧作为一名初涉创投圈的VC,科比难免还是会踩到一些坑,Juicero就是其一。 Juicero 公司创立于 2013 年,主打“高科技”榨汁机。工作原理很简单,其利用强大的挤压力,将公司提供的果蔬包进行强力挤压,从而获得新鲜蔬果汁。公司创始人Doug Evans还曾放狠话: Juicero榨汁机的挤压力足以抬起两辆特斯拉汽车。截止目前,Juicero已经完成了四轮融资,共计1. 2 亿美元。 此前,这家公司就已经有许多硅谷大牌为其站台:硅谷顶尖风投KPCB,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可口可乐前总裁邓恩,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等等。 16 年,这款榨汁机还被列为了“最热门科技产品”之一。趋于大潮,科比的Bryan Stibel也在 16 年参投了该公司的 7000 万美元B轮融资。 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对吧?不过,坑也就坑在这了。榨汁机任你再浪,你也就是个榨汁机,你可搞不出酸辣土豆丝的吧?所谓的高科技,很快就被打脸。 有一天,有一个用户很闲,他没有把果蔬包放进榨汁机里面,而是自己动手捏了捏,然后…果汁就出来了…虽然场面一度很尴尬,但这还不是最糟的。经过测试发现,人手和机器挤压的效果几乎完全一样;而且,稍微强壮点的用户甚至挤得比机器还要快。 另外,所谓的订货和识别生产日期什么的,就更鸡肋了。现在超市里哪个饮料后面没有印产地和日期?于是,用户怒了,投资人也懵逼了: 699 美元单价,上亿美元融资,你就给我看这个? 被大众质疑后,Juicero将价格降低到 399 美元,不过这一举动惹恼了那些花原价来买这台机器的早期用户。虽然公司后来发表声明,表示可以退货,不过造成的影响已无法挽回。近日消息,Juicero宣布裁员25%;作为调整的一部分,创始人兼前任CEO Doug Evans将不再参与日常运营工作。 照理说,融资达到B轮的企业,就算不能马上实现盈利,但是至少商业模式以及产品能够站得住脚,更别说Juicero这家融资1. 2 亿美元的企业。谁会想到,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居然是个大幌子呢?目前,这个项目也说不上是失败,并且也已经开始进行新一代的机器研发;但是,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估计也一去不复返了。作为资方之一的科比,很是受伤。 创投圈的“黑曼巴”科比并非唯一一个在退役后投身商界的NBA球员。纽约尼克斯队的Carmelo Anthony,科比的前洛杉矶湖人队友Shaquille O’Neal,都在创投圈有所涉猎。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