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你还不赶紧谢谢今日头条
绝大部分用户与知乎的关系,并不是依赖后者所产生的影响力生活的关系。而更像是在相同、相近、感兴趣的领域寻找更多想法、甚至是与其他人形成联系。他们绝大多数有着自己的日常工作,但仍愿意花时间到知乎上进行思维的碰撞。 你可以把这与知识分子抵触“金钱主导一切”联系在一起,也可以把知乎对于知识变现的谨慎联系在一起。但有一点无可否认,知乎长久以来维持的社区氛围是其屹立不倒的关键,它就像一道“透明城墙”,看不见但是能感觉到。 这种边界对于“工具”乃至“兵器”,无论是镀银还是镀金的,只有挥空的份。 耐心的知乎,不耐心的对手、以及部分用户既然“透明城墙”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人去模仿呢?原因很简单,“透明城墙”不好模仿,或者说已经错过了模仿的时机。 已经 6 岁的知乎实际上在中国互联网大潮中受益匪浅,同时公司整体“充满耐心”的特性也让他们在处理知识、分享知识这些事上比别人谨慎,比别人更懂答主和用户。像知乎早期那样严格审核,邀请牛人的方法很多新产品都曾做过,但多年按照架构体系不断完善的这个过程只有知乎走了下来。 既然没法拥有耐心,竞争对手也开始放弃这个方向的追求,转而寻找一条条的“捷径”,希望能够一举弯道超车。去年曾火过好一阵子的“分答”或许算是对知乎挑战程度最大的一个,它选择了先梳理交易关系,再搭建社区。知乎明显也发现了其中的价值,最终变成了快速跟进的“值乎”。这也可以看出知乎内部的心态——如果对手真的有优点,该借鉴还得借鉴。 回过头在看“恶魔奶爸”,以及少部分还是希望尽快能够通过知识分享获得更多收益的答主,他们同样没有耐心。被同样没有耐心的平台所吸引,也是理所当然的。 耐心的知乎更纯粹、没耐心的头条更丰富,没耐心的答主还能获得想要的收益,这完全是一件win-win-win的大好事。 知乎,你还不赶紧谢谢今日头条。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0 人收藏分享:相关文章知乎今日头条知识付费
文章点评:表情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