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也要IPO:一年营收3亿 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毛利率方面,2013- 2015 年,康宁医院的综合毛利率为38.75%、38.98%、38.06%。 其中,销售药品的毛利率和管理服务毛利率都出现较大波动,前者从25%下滑到19.05%,后者则从77%下滑到48%,下滑幅度近30%。 三 神奇的“疯人院” 康宁医院属于精神专科医疗服务行业,上游为药品、耗材和医疗设备行业,下游直接面向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 据媒体平台“中环现场”报道, 2015 年,中国有超过1. 8 亿人患有精神疾病,也就是说,差不多每 8 个人当中,就有一个精神疾病患者。[1] 精神疾病的特点是: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病人需要长期的住院护理服务,因此,治疗费用高。 就拿康宁医院港股 2016 年财报为例, 2016 年住院平均每日开支为 388 元,门诊则更贵,每次 513 元。其中,治疗护理费占大头,约占60%左右。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精神病领域的医疗资源供不应求。截至 2015 年底,全国精神病医院数量约 800 家,精神科医生人数 2 万多人,病床数量约 40 万张,而重度精神病患者人数超过 1600 万。[2] 从规模上看,民营精神科医疗市场规模从 2010 年的 22 亿,增至 2014 年的 51 亿。预 2019 年市场规模将增至 136 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8%。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精神科医疗市场较为分散: 2014 年,前十大精神科医疗集团的收入共占市场总收入( 299 亿)的8.2%。 TOP5 分别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 其中,康宁医院是唯一一个民营性质的精神病医院,位居行业第二,其余全部为公立医院。不仅如此,精神病医疗行业整体状况也是民营机构参与度低,民营资本占比仅25%。 面对这样的行业态势,康宁医院却能够凭借民营身份突围,晋升行业老二,也很牛逼了。 四 上市几大问题 应收账款未计提坏账准备、多起医疗事故 目前,康宁医院IPO材料已反馈,但尚未预披露更新。我们通过梳理,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监管可能会关注:毛利率波动、应收账款未计提坏账准备、关联方资金占用、医疗事故瑕疵、募集资金必要性。具体来看: 1)毛利波动大 2013- 2015 年,康宁医院的综合毛利率整体波动不大,但是部分分项业务的毛利率波动较大。其中,管理服务的毛利率从77%下跌到48%,药品销售毛利率从25%下跌到19%。 康宁解释为:无形资产摊销变多、药品销售价格下降,以及存在一定的商业折扣。 那么,毛利率为何波动这么大,是否合理?无形资产是如何摊销的,摊销的依据是什么?药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商业折扣,具体是怎么规定的。相信监管层一定会关注这些细节。 2)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主要应收款未计提坏账准备 2013- 2015 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7,182. 17 万元、9,599.94 万元、12,306.79 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45.55%、57.66%、15.13%。 康宁医院解释,应收账款过高,一是因为面向个人患者,住院周期长,未结医药费形成了应收账款;同时,医保部门的结算周期较长,也形成了较大金额的应收款。 但是,康宁却未对上述两种情况计提坏账准备,这样是否合理?这点相信监管层也会关注。 3)给关联方垫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变负数 2013- 2015 年以及 2016 年 1-6 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823.90 万元、3,015.45 万元、-506.28 万元和 3,798.44 万元。 其中, 2015 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从现金支出情况来看,“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增长了 3 倍,其中近50%用于给关联公司垫资。 这笔关联资金占用是否合理,监管层将会对其内控制度是否完善作出问询。 4)报告期出现 32 起医疗纠纷 报告期内,康宁医院涉及经济赔偿的医疗纠纷共有 32 起,其中有 2 起医疗事故需要承担次要责任,同时,还尚有 1 件医疗纠纷正在审理。 医疗行业最怕有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这些负面事情对于康宁医院的影响和涉诉进展,势必也是监管问询的要点。 5) 2015 年货币资金增长 15 倍,募集资金必要性存疑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