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揭秘营销号“洗稿”链条:原创者在为谁做了嫁衣?

发布时间:2017-11-13 12:22:14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懂懂笔记
导读:副标题#e# 有内容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自媒体的地方,同样也有营销号在茁壮成长,并且悄无声息地在原创作者身上“薅羊毛”。 从最原始的“抄袭”到更为高精尖的“洗稿”,薅羊毛团队的技术能力发展,令原创作者在维权和责任的界定上愈发困难。随着营销号市场

“去年初,有不少有一定实力的内容团队同时开始养号和接营销的活,让(移动端)营销市场变得乱七八糟。”老K表示,自从营销机构学会了“洗稿”,内容团队学会了“养号”,很多平台上做原创的号几乎都被“洗”了个遍,没被“洗”的,只能说影响力还不够。

从抄袭到“洗稿”,其实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还是对于版权内容的侵犯。无论是营销机构还是内容团队,在利益的驱使下都沦为“洗稿”机构。

有些稍微精致的原创内容,被营销大号只要稍加拼凑和改编,就能成为影响一方的毒鸡汤或者爆款行业分析,移动互联网营销的“金矿”,更让他们看到了粉丝所能带来的财富价值。

至于内容,就继续在原创作者身上拿吧。对于营销号来说,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维权难,界定难,营销号疯狂“淘金”

揭秘营销号“洗稿”链条:原创者在为谁做了嫁衣?

“为了吸粉,所以我们也会‘投稿’,让更多用户能够通过内容找到我们,但与此同时也有了一些麻烦。”老K告诉懂懂,如果单纯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洗稿”,那么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抄袭”都投诉无门,那么“洗稿”更难以分辨侵权的责任归属。

但作为营销号来说,粉丝越多推广费用越高,账号也越值钱。在固有粉丝裂变遇到瓶颈时,机构们往往就会采用“外引内联”的方式,而其中的“外引”指的就是从其他形式的平台上获取新的用户,关注机构的营销平台。

“许多好的内容,能够引起网友共鸣的内容,就会改编一下,换一下表达,然后以机构自己的名义,向一些内容平台投稿,以获取关注。”

老K表示,当用户根据搜索的内容进入到内容页面时,如果产生共鸣,部分会搜寻上传者的其他“精彩”内容,而作为机构仅需要在搜索引擎上将名称SEO优化并指向自己的平台即可,更有一些有推广需求的商家会找上门寻求营销合作,“有一些很热门的观点文,能够吸引好几家厂商联系推广植入的业务。”

粉丝和厂商都能简单的找到机构,那么被“洗稿”的文章作者也能,老K表示,许多原作者看到文章和自己的内容观点相类似,所以就找到营销机构进行交涉。

“有时候一天有好几个作者维权,而老板的思维都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所以一般都是花几百块钱打发就算了。”老K觉得,有大部分原创文章的作者苦于维权成本高,而且经过改头换面之后的文章也很难界定是否“抄袭”,最终也被这几百块钱“辛苦费”打发了。

但随着“维权”的原创作者越来越多,如果总是出“辛苦费”,那么营销机构也会觉得不太划算,有时候每天就要给出去几千上万,而且公司内部还滋生了许多“李鬼”假冒原作者诈骗“辛苦费”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