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劫波,兄弟还在,五个男人的千亿网文江湖
收费制度实施一年后,起点中文网已经拥有注册会员 100 万人,作者团队达 2 万人,月均盈利额超 10 万元。 有历史突破意义的是,由“起点”提出的“VIP收费制度”和作家分成模式,由此成为网络文学商业模式的奠基石。 也就是这个过程中,善于掌控大局的吴文辉逐步成为团队核心。 “起点”团队一战成名。其他网站傻了眼,只能跟在后边纷纷效仿。 但直到此时, 5 位创始人还未见面。 如雪片般飞来的汇款单已有每月 30 万进账。 是时候认真考虑“起点”的出路了。 2004 年情人节,“网恋创业 5 人组”终于迎来首次会面。眼前的局面“并非乐观”: 其他网站都在奋力追赶,自身资金和资源不足也限制着“起点”的发展。 独立发展虽然自由,但吴文辉判断,此时“起点”迫切需要的是资源支持,需要更高的发展平台形成壁垒。那就只有“背靠大树”。 最终,他们选择了当时风头正劲的盛大。 2004 年 10 月,“起点”中文网以 200 万美元的价格被盛大收购,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五巨头纷纷辞去原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新’起点”,开始了“面对面”并肩作战。 成也盛大,败也盛大 盛大的参与,让起点中文网掌握了胜出的关键——渠道。 有电脑的地方,就有盛大点卡。渠道优势,加之支付方便,又有盛大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做保障,愿意买“起点”VIP会员的人越来越多。 愿意掏钱的读者多了,作者自然大量涌入。 资源像雪球一样滚起来。几个月内,“起点”便拥有业内90%的作者及读者资源,其他网站只能“望其兴叹”。 网络文学江湖的争斗,无非就是“资源争夺战”。谁拥有越多优质作者资源,谁就占领行业高地。 早期经历过作者流失的“起点”团队太了解其重要性了。吃一堑长一智,这次他们要乘胜巩固优势。于是刚刚被收购的“起点”团队,顶着压力提出作家福利计划——只要稿费不满一定标准,由网站补贴到固定数额。 乍一看盛大成了“冤大头”,这分明是个烧钱的主意,太坑了。但作家出身的林庭锋力争推行,他明白作家们的痛点,自然也知道如何将他们抱团。 确实奏效,很多网络作家都表示,钱倒其次,温暖他们的是“起点”团队的态度和决心。 这是“起点”团队特有的“侠气道义”,他们就从草根中来,也能融回草根里去。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