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血腥价格战,被BAT终结的暴利和“A股一哥”
大量CDN公司倒掉,已成为行业里公开的秘密。“CDN行业不那么性感后,投资人的钱不再进场。钱烧光了不就倒闭了?”王洋告诉AI财经社,“很多CDN公司撑不住价格战,都不想接新单子,接单就亏。他们现在都想把已经购买的流量都甩出去,1T带宽一个月会亏几百万,谁愿意干?” 业内普遍的共识是,靠烧钱打价格战无法持续,但究竟何时价格战会企稳,还不明确,这取决于云计算巨头的价格策略。很多CDN创业公司认为,云厂商也需要盈利,不可能在CDN业务上持续亏损,现在亏本卖是为了“烧死竞争对手”。 王洋对云厂商的动向异常敏感。他告诉AI财经社,从某投资人处得到消息,说“腾讯云近期不会再打价格战”。这对王洋所在的公司是个好消息,他认为公司会挺过难关。 目前还存活的创业CDN公司大多在业务上处于维持或收缩状态,并努力开辟其他能够盈利的业务过冬。“CDN行业比较特殊,一旦开始这块业务,很难说停就停,因为产业链上下游都有资源关系在里面。所以只能说是维持,不扩规模,另外重新开启新的增值业务去维持生存。”王洋说。 刘亮为告诉AI财经社,又拍云已经在做调整,以维护好现有客户为主,在CDN基础上做增值服务,不会盲目参与扩规模,不参与价格战。“公司会围绕CDN产品线,做其他产品与服务上的创新,一方面在成本上进行复用,另一方面想办法扩大营收,以提升整体毛利。” 又拍云CEO刘亮为称,在价格战中,维护好现有客户,通过增值服务提升毛利率。 两年前,云熵科技希望通过去中心化技术降低CDN成本,进入2B市场。但现在肖志明觉得,如果2B生意实在不好做,将收集的流量自己消化,转做2C业务也不是不可以。因为,“就算我们有这么好的成本结构,也不一定能赢,因为做的这个东西是巨头必争的地方。” “如果三四年前进入这个行业就好了。那时候市场玩家不多,阿里跟腾讯还未进来,市场就那三家传统厂商,客户又多,那个时代肯定更好。” 肖志明感慨地说。 (因采访对象要求,部分人物为化名)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