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货运村”
“我不加入这些平台,没劲。”正准备出车的王远告诉创业家&i黑马。他看起来不满 50 岁,面庞粗糙黝黑,矮壮的身躯裹在土黄色的夹克里,说话时眼里闪过一丝狡黠。说起每天都能抢到单,他出声反驳,“那个赚的少啊,起步才 100 多块钱,我们这车起步价一般都得 300 块。” 从十里河出发到工人体育馆卸货,不足 15 公里,只负责三个沙发装卸的活儿,王远的收费是 500 元,而在货运平台他预计收入不会超过 200 块。 王的活儿,大多来自熟客。不是每个后厂村货运司机都有这样的熟客,尤其这几年新入行的。到货运平台抢活儿是不少司机大多数时间不得不做的事。 刚刚花十三万六买了辆国五厢式货车的廖志高平时就在货拉拉抢活儿,不过他已经很多天没有开过工了。早前他有辆厢式货车,但今年 7 月份开始,因国三、国四货车尾气不达标,路上交管查得厉害,和大多数“彭水军”一样,廖志高盘算着换辆新车。原来的车离报废还有些年头,可以卖一万多块钱。 不过,换了合规新车的廖志高并没有迎来天天出去拉活儿的好日子。“现在 58 速运、货拉拉把价钱弄得太低了,顾客给了差评也没人听我们解释,他们只听顾客的。”廖愤愤不平。 他在货拉拉上出过几次工,有时候实际运输距离超过了平台测算距离,客户不愿支付多出来的几公里费用;有时候客户不愿加钱请工人,装货时间超时了客户又不愿意支付超时费用,下一趟活儿的时间还被耽误了。总之,各种情况只能“自认倒霉”,否则客户以服务不好为由给了差评,平台除了扣掉司机积分、减少订单分派,还可能停止派单让你去听课——如何更好地服务货主。 58 速运董事长陈小华告诉创业家&i黑马,这个领域谁控制订单,谁就最厉害。干得不好别人给差评,这是建立了一套货车司机的自我进化机制。至于价格低,是活儿多了的结果。廖志高不管这一套,现在,他学“聪明”了。 抢完单,一问运输距离远,不让带工人,东西又多,廖就让对方取消订单。这是以卵击石,和廖一样的“聪明人”出工次数正越来越少。一位搬家工人的妻子说,原来很多老乡一个月 30 天都在拉活儿,现在,最多干到 15 天。 不少人也尝试过别的机会。在出行平台打得火热的 2014 年前后,后厂村聚集的上万名货运司机几乎家家户户买小车开起了滴滴。有些人干脆转了行,有些人则在没有货运生意时以此赚个零花钱。 (曾经被用做跑“滴滴”的轿车)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