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清华人的互联网创业下半场:王兴他们的故事能再现?

发布时间:2018-02-07 07:14:16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创事记
导读:副标题#e# 文/略大文化 1996 年 清华 96 级学生许朝军曾经感慨: “互联网浪潮来的时候,像下雨一样。恰好这个地方下雨,你恰好在这个地方,你肯定会被淋湿,并不是我们来造雨。” 互联网的大雨是在 1995 年落到清华园的。中国通过一条64K专线接入国际互联

事实上,ChinaRen 集纳的清华人才,或许也是吸引张朝阳的原因之一。在整个中国互联网,你可能都找不到第二家比搜狐更具备清华气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了。张朝阳对母校是有眷念的,挣到钱后,他就把搜狐搬进校门口的清华科技园,每年接纳大量清华实习生和毕业生。

此外,“诚信正直”一直在这家公司的价值观里位列第一,呼应着清华校训里的“厚德载物”。

王小川进入搜狐至今没有离开。他评价校友张朝阳是值得被信任的人,为人正直,信奉“文明”的价值观,竞争手段也非常“上流”——可惜,草莽一直是中国互联网的面孔,搜狐的清华精英气质没能持续支撑这家公司在互联网第一梯队的位置。因为离职创业的高管太多,后来人们更喜欢用另一座历史上的名校形容它:黄埔军校。

图:张朝阳与王小川

图:张朝阳与王小川

回到那个世纪末的跌宕时代,当王小川、许朝军沉浮在中关村时,远在美国求学的清华生们就平淡多了。周杰在耶鲁一间小教室里听过马云演讲,对那位瘦小同胞的口才很是佩服。

至于回国一起创业?还是算了吧。

2005 年

“童话总是在最幸福的时刻戛然而止”,水木清华BBS一位老人这样形容发生在 2005 年 3 月 16 日的那场变故。

根据校方要求,这个 10 岁的网络社区要从开放型BBS变成校内,站务们都被约谈了一轮。 3 月 16 日起,所有用户只能用校内IP访问,注册必须有校内住址或者学生证号——很快,水木清华BBS在线人数从高峰时的 2 万人跌至7000。

清华园里的网络社区开始收紧时,中国互联网却进入了关键一年:中国网民首次过亿,跻身为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大国。散落在互联网行业的清华生还在蓄势待发。那年风头最盛的创业者是北大毕业的李彦宏。 8 月在美股上市后,百度股价扶摇直上,羡煞了清华人。

王兴当时就在被连续创业的失败折磨着。

两年前,他中断美国特拉华大学的学业跑回国,拉上王慧文和一位高中同学创业,但一直到 2005 年 9 月,写在这位清华生脸上的关键词只有 1 个:失败。

到秋天时,他有点坐不住了。此时Facebook已经在美国兴起,王兴觉得高校SNS或许是个好方向,更重要的是,他得在寒冬之前抓住希望。于是,这位素来说话爱掉书袋的清华生顾不上斯文,在办公室里痛下决心:

“妈的,不要管什么面子了,我们原创的项目都死了!干脆就抄吧,狠狠地抄!”

校内网由此在清华附近的三居室里诞生。

距离不远的搜狐网络大厦里,王兴的几位师兄也在 2005 年迎来了自己的关键节点。

许朝军同样看中了Facebook的模式,但张朝阳没有听取这位技术总监做社交的建议。正巧陈一舟找上门来,没多久,许朝军跟老婆杨慕涵都入职了千橡互动集团,后来他们最有名的项目是人人网。

图:陈一舟(左二)与许朝军(右一)在校内网发布会上

图:陈一舟(左二)与许朝军(右一)在校内网发布会上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