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愤青”到职业“喷子”的蜕变史
然而,新人的培训工作,却让他十分头疼。因为文化层次参差不一,所以他所制定出来的提纲在给到不同的新人之后,所产生评论的内容却相差很远,甚至有些评论就是纯粹的谩骂,没有丝毫内涵,加上抓不住事件的关键点,更是无法调动网友跟评的积极性。 “因为这个问题,引起了一些大客户的不满。”由于文字功底无法速成,所以他不得不对新人进行评测,并筛选那些有基础的人留用,并加以培养。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随着培训的深入,许多新人似乎都看清了这所谓“评论专员”的本质,发现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网络“键盘侠”,更是网络暴力的幕后推手,于是纷纷选择退出。而最终愿意当“喷子”,却都是一帮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混混。 “所以,也只能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任务,慢慢在实践中锻炼。”他告诉懂懂笔记,每到“旺季”几乎天天都会有雇主发布任务,而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将这些任务进行分类,按价钱高的、老主顾的、新客户的、要求低的派下去。 其中价钱高、老主顾的任务,一般都会由他和几名核心团队成员主抓,收费在500~ 1000 元不等;新客户的,由部分有经验的兼职人员承担,新人配合,收费为300~ 500 元;至于要求低求冲量的任务,一般都会交给新人当做练手,收费为80~ 150 元( 10 条评论)。 “至于分账,新手一般得三成,有经验的是五五开,能推上热搜或者热门话题的额外再奖励三成。”刘坤表示,有些勤奋点的兼职“喷子”每个月都能赚到四五千块钱,足够日常开销了。即便是刚入门的新手,只要肯干,每个月也能拿到一两千块钱,“而他们每天需要付出的,仅仅是利用几个小时在电脑前敲键盘,有品味有素质的骂骂人而已。” 职业“喷子”赚钱简单,风险较低,更无须抛头露脸,劳心劳力,成了一些贪图享乐的年轻人赚取意外之财首选职业。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毫无道德及素养观念,在机构和灰产的利用下,成为网络暴力的推手。 横跨娱乐、商界,“喷子”成竞争砝码“虽然这两年专业的‘喷子’团队越来越多,但我却不怕竞争。” 刘坤告诉懂懂笔记,仅在广深两地,叫得出名的专业“喷子”团队就超过 30 家,而且绝大部分都拥有遍布全国的兼职成员。然而,即便面对这么多竞争对手,他所接到的业务量依然是敲键盘敲到“手抽筋”。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众多行业的庞大需求。 “刚做这一行时,主要的雇主都是一些经纪公司。”刘坤表示,当某位艺人或偶像组合爆出绯闻之后,就会有对立的经纪公司趁机落井下石,通过第三方公关公司找到刘坤,同时还会不断爆料,让负面事件持续发酵,借“喷子”军团之手令其名誉扫地。 他当初接触的机构既能给得起价钱,又能堂而皇之的找些大义凛然的名义,“所以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对方身份,也不知道背后的委托方就是艺人经纪公司。” 直到有一次多家黑公关主动找上门,要求他们“喷”同一位爆出吸毒丑闻的演艺明星,才使得团队逐渐明白这里面的根由。“所以,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成了 ‘黑水’(以抹黑他人为生的水军)。” 刘坤发现了这里面的道道,但一切也已经走上了“生意正轨”,于是,为了讨生活他也只能带领团队将错就错,昧着良心当起了专业“黑水”。 令刘坤的职业生涯印象深刻的,是从娱乐圈转型到商界。刘坤回忆,当年自己接到订单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康师傅事件”。 “ 2016 年底,就有黑公关受客户委托,让我们准备喷了。”据刘坤回忆,接到委托的,除了他的团队之外,还有十来家成规模的“喷子”机构,估计用于“打点”机构的经费至少在千万元级别。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