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和互联网的完美组合 让众多资本虎视眈眈
食品行业做冷链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在小龙虾行业就不一样了。2015年以前,小龙虾产业还处于鱼龙混杂的阶段。各路人马都投身到小龙虾的事业中。从养殖、生产、批发、运输以及加工,最后再到厨房,产业链处在自我摸索阶段。小龙虾生意表面看起来欣欣向荣,但实际却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以及清晰的产业链。 ![]() 直到2015年,各类互联网创业者纷至沓来,小龙虾产业在这些操盘手的推动下开始趋于产业化。比如,在其他小龙虾品牌在做外卖的时候,卷福就已经上各大电商了。卷福的小龙虾原产地来自南京金湖和高邮湖,由基地冷链物流直接供应到店。 2016年,卷福颇为高调,媒体的宣传和品牌的包装的风头胜过了产品本身,创始人的故事也为人们津津乐道。 太过营销或者互联网的时候,产品本身的魅力会下降很多。“卷福现在想沉下心来做线下餐厅,把关注点放到产品研发上。”Franky说。卷福最近正在为北京唯一的一家店面进行装修,他们想把卷福做的更具有交互性。 与卷福相似,大虾来了是另一家融资顺利,且仍旧存在感十足的公司。2014年底开始筹备上线的大虾来了走的是O2O路线。彼时正值O2O泡沫大战,不少企业在那个时候纷纷破产。大虾来了主打小龙虾品类的外卖平台,布局了餐饮研发、物流配送、技术系统的全产业链矩阵。 由于走的是外卖互联网路线,大虾来了在餐饮研发、加工配送上都不同于传统的小龙虾,因为它要跟时间赛跑。比如在加工配送上,大虾来了自建物流。从中央厨房到区域厨房,再到配送员,以及外卖最后的一公里都要解决。 大虾来了的联合创始人武曹刚还记得,曾经有客户一年之内订了他们81次小龙虾。拿到投资后,大虾来了一直在忙于扩大服务的半径,开拓新的范围,做物流和产品服务。武曹刚坦言“其实我们的投资也只够干这个。”端午节前,武曹刚告诉AI财经社,端午三天假期均在外地考查新店。两年前,他给公司制定的目标分别是“30分钟到达”,而今年他的目标是保证“每一只虾都是活的”。 ![]() 坠落虾是另一个拿到风投的小龙虾品牌。它成立于2014年12月,2016年4月获得300万美元融资,随后同年8月完成1000万元Pre-A轮融资。创始人李林渡于199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精密仪器专业。大学毕业后的李林渡先后进入了百事可乐、达能集团工作,之后还进入了科技通讯领域,在天音通讯任职。2017年5月堕落虾团队有80个人,品牌加盟店共有200家,李林渡表示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亿。 从目前行业对手来看,融到大额资金的都是些成立不久的公司,团队基本都是互联网或者其他专业出身,目前这些公司门店数和销售额不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说明行业还处于一个初级竞争阶段。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