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的焦虑转型:曾是中国电子第一街 如今数码城里卖美妆
2017年底,明通数码城二楼全面改装完毕,一楼进入改造的范畴。2018年,3楼也被改成了美妆市场。三层楼共计600间美妆商铺,原先做通讯电子设备的商家们则都逐步搬往楼上。曾在华强北红极一时的“一米柜台”都被逐渐改成了小型商铺。 深圳华强北明通数码城,忙碌的美妆店铺工作人员。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摆脱假货标签 制假售假将收回铺位,一次性淘汰 “山寨机”的标签曾让不少人认为华强北“水很深”,只有“水货”而没有“行货”。这一轮向着美妆市场行进的转型中,明通数码城在努力摆脱“假货”标签,定位为高端、正品、真货。 刚开始时,市场对于商品也很难鉴别。“毕竟是新行业,而商务部备案的目录里化妆品的品类也不齐全。”林旭表示,他们曾购买一批进口产品,从外包装到内包装进行研究,再进行专人培训。“各个环节如何规避假货都要摸索出来,谁敢拿钱扔到水里?” 商场内所有店铺进门处都张贴着“假一赔十”的标语,而附在下面的投诉电话就是林旭的手机号。商家在进场之前需要与市场签订“一次性淘汰制度”以及“市场经营主体诚信经营承诺书”,一旦被查实有制假售假的行为、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都将终止租赁合同,无条件将铺位收回。 但假货依然盯住了这个新崛起的美妆市场。一些外围卖假的人冒充专业美妆市场的商家去卖货,投诉之后核实发现对方连基本的铺位都没有。还有售假人士盯上了那些没有独家货源、经验不足的商家。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是一发现有假货,直接报警,同时报给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打假的次数多了,林旭和团队成员也摸索出了许多鉴别假货的门路——外包装、封口、纸张印刷、字幕排版、油漆的均匀度……靠细节才能鉴别化妆品的真伪。 假货曾经让消费者对华强北的商品缺乏信任。“我们也吸取了这个教训,最关键的就是打假。”林旭说。 深圳华强北明通数码城的美妆店铺门口都贴着“假一罚十”的告示。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转型成功了吗? 尚未回本,但“不转型就会被消化掉” 作为华强北第一家向化妆品转型的手机市场,同时也是目前华强北最大的化妆品市场,明通数码城2018年上半年就完成招商,出租率达到100%。 其他市场也纷纷效仿。总面积5000㎡的华强北远望手机数码城二期也完成了从手机市场到化妆品市场的转型,出租率同样高企。 化妆品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周边经营服装的市场,紫荆城、曼哈A座也纷纷转型,重新装修招商,进行商家筛选。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