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美方抵制做法不利美企、不利创新、不利网络安全
Joy:大学是理论突破的驱动力,而工程和技术突破往往是大学和科技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极化码能很好地说明这点。土耳其教授Erdal Arikan博士经过20年的研究,于2008年提出了极化码。这是一种新型纠错码,可支持超高速数据传输,同时确保数据不会损坏。因此,2008年出现了理论突破,但是这个突破被困在了实验室里。华为看到了Arikan博士研究成果的潜力,并投入大量研究资源帮助他继续深化研究成果。2016年,极化码被纳入了5G开放标准。由此可见,我们需要继续开展跨国学术研究,并促进研究合作的繁荣发展。大学需要跨国学术研究,行业需要跨国学术研究,这也是理论突破的源头。 Phil:华为在大学合作方面每年投资多少?华为希望从这些投资中获得怎样的回报? Joy:每年,华为在大学合作方面的投资约3亿美金。目前,我们和全球约300所大学合作,合作方式有很多种。华为给大学提供资金,但我们在资助教授进行研究或创新工作时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成果可以是教授发表的论文或者探索性发现。华为不对他们的工作成果提出任何权利或利益主张。此外,华为还与一些大学合作研究双方都感兴趣的特定技术。在项目开始之前,我们会对所有未来属于一方或者双方共享的知识产权和利益达成一致意见。业界标准做法就是这样的。 正如很多大学的校长都说过,大学产生的专利除非拿来商用,否则就没有真正的市场价值。因此,华为和大学正在合作,将专利和技术转换为能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商业资产。我们将继续投入院校合作,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我们相信那是为未来做好准备、确保技术普惠大众的最佳方式。 Phil:你觉得现在是处在一场技术冷战之中吗?你觉得技术冷战会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 Joy:我当然希望不是。我的理由如下:自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1G系统推出以来,电信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开放发展,行业携手并进,逐步走向通用标准。从3G到4G,我们看到标准的数量从四套变成了两套。我们行业的步伐也因此变得更一致,发展的态势也向好。 有了5G之后,我们第一次有了全球统一的标准。这是了不起的大事。标准化将加速创新,降低成本,助力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并产生更大的价值。 面对数字技术的“冷战”态度–这个国家不可信,那家公司不可信。真正令我们担忧的是可能会倒退到过去系统之间无法连通的时代。但如果美国决定脱离整个世界,封闭自己,即便生态系统不是完全不兼容的,创新还是可能会减速。 Phil:所以这点是清楚的,正如过去标准导致的结果,全球供应链是相互关联的,你觉得全球供应链有可能出现割裂的情况吗? Joy:我认为当前没有任何人可以破坏全球供应链。各国的科技行业彼此都是高度相关的,不仅中国和美国是这样,全球也是如此。没有人可以脱离全球联合创新活动,或者在国内仅凭一己之力开发关键组件。这样做成本太高了,很不现实,还可能落后于他人。中国市场准入刺激了美国公司的创新活动。美国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在中国都赚取了巨额利润,然后再将这笔钱重新投入研发活动,以进行持续创新,保持竞争力。创新是双向的。中国理工科毕业生数量居全球之冠。中国正从制造经济转向创新经济。美国也能受益于中国的人才和新想法,就像其能通过和其他国家合作受益一样。 Phil:我们聊聊华为的声誉吧。近些年来华为频频遭到指控称其窃取知识产权。这是巧合吗?还是华为文化造成的? Joy:简单说,都不是。技术行业的每家大公司都曾陷入知识产权诉讼。有时是原告,有时是被告。这是在复杂的技术领域做生意所要面临的现实。这并不是说窃取知识产权是有理的。窃取知识产权肯定不对。知识产权是私有产权,受到法律保护,争议应该通过法庭解决。过去30年,从未有法庭判定华为参与了恶意窃取知识产权的活动,也从未有法庭要求我们支付相关赔偿金。和其他公司一样,华为并不完美,但也并不邪恶。我们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 Phil:华为为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付出了哪些努力? Joy:我们成功的核心在于尊重想法和创新。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