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退休百度: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
1992年在一次展会上,张亚勤代表公司讲解视频压缩技术的时候,引来了比尔·盖茨的目光,虽然第一次偶遇并没有带来下一步进展,却在冥冥之中埋下了伏笔。同一年,微软在中关村设立办公室,以市场、销售和售后技术支持为主;紧接着3年后,微软成立中国技术中心,从微软输入法本地化扩展到Windows和Office本地化。 1997年底,比尔·盖茨在结束亚洲之行的航班上,决定投资8000万美元在中国成立微软研究院。这个决定就像一根红线,无形中将张亚勤和微软拴在一起。 此时,距张亚勤博士毕业已过去十年。这期间,从Contel、GTE到桑纳福,张亚勤逐渐从一个”研究室狂魔“转向技术落地,年仅31岁便成为IEEE百年历史中最年轻的院士。33岁,他获得美国“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奖”,收到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贺信。 让IT界更加感动的是,就算名利双收,张亚勤心里一直想着一句话——“祖国需要你”。 1998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夏天一场罕见的洪水侵袭长江、中国互联网刚刚兴起、深圳一个名叫腾讯的公司成立、《还珠格格》和《泰坦尼克号》首映成经典...... 这一年有灾害也有喜讯,从方方面面都在召唤身在异国的游子回国。1999年1月,张亚勤应李开复邀请,放弃美国优越的科研环境举家迁回北京,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初到微软,张亚勤选择图形学、多媒体和用户界面作为主攻方向,不到一年带领多媒体小组发表了80多篇论文,做出了60项新发明,在网络协议领域申请注册了40项美国专利,有8项成熟技术转让给相关产品部门。 2001年11月1日,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任院长。紧接着2004年,张亚勤被调回美国总部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负责微软七大部门之一的全球移动通信及嵌入式产品业务。 这也被称为张亚勤的一段“插曲”。微软曾先于苹果谷歌涉足移动端,当张亚勤接手时正是微软气焰最浓的时候。有一天,张亚勤向4万名美国微软员工发邮件,号召大家使用“Windows Mobile”。看着邮箱中被挤满的700多封回信,张亚勤心中充满创业激情,后来这段时光被他称为“激情燃烧的岁月”。 作为一位气血方刚的热血青年,在张亚勤准备大显身手之际,2005年7月,李开复跳槽谷歌的消息震惊业界,为稳定微软亚洲研究院局势,张亚勤被调回中国。 从赴美求学到微软研究院,从美国再次调回北京,张亚勤一直不断深耕技术。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张亚勤无疑已经登顶,然而当这次从美国“无功而返”,同时还要眼看当初的伯乐对簿公堂,身边的一切慢慢开始都“变”了…… 4、“铁打”的张亚勤:不悲不喜,悠然见南山 ![]() 在张亚勤加持之下,2006年1月18日,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成立。与此同时,他在微软的角色也不只是一位科研者和科学家,更多的时候是作为管理者为公司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2008年5月6日,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部大楼在中关村奠基,这是微软第一次在中国置地盖楼。对此,张亚勤给出的解释是:“知春路上的希格玛大厦迟早会不够用,中关村周边的高校又是微软研发不可放弃的人才宝库,与其租干嘛不干脆自己盖楼?”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