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士论文:中国肺炎患者的新冠病毒
虽然建立人气道上皮细胞培养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它们似乎是分析人呼吸道病原体的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工具我们的研究表明,呼吸道分泌物最初在人气道上皮细胞培养物上增殖,然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培养上清的全基因组测序成功地用于观察和检测新的人冠状病毒,这可能是传统方法无法识别的。 进一步发展准确、快速的方法来识别未知的呼吸道病原体仍然是需要的。在分析本研究获得的3个完整基因组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几种针对2019-nCoV基因组ORF1ab、N和E区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病毒RNA。这些引物和标准操作程序已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用于在全球和中国监测和检测2019-nCoV感染。最近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有830人检测出ncov。 尽管我们的研究不符合科赫的假设,但我们的分析提供了证据,表明2019-nCoV与武汉疫情有关。证实武汉疫情中2019-nCoV的病原学意义的其他证据包括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在患者肺组织中鉴定2019-nCoV抗原,在两个时间点检测患者血清样本中的IgM和IgG抗病毒抗体以证明血清转化,以及动物(猴子)实验来提供致病性的证据。至关重要的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确定感染导致的传播模式、繁殖间隔和临床谱,从而为制定预防、控制和制止2019-nCoV传播的战略提供信息和改进。 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究开发项目(2016YFD0500101)和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项目(2018ZX1001002)的资助。 作者提供的公开表格可以在NEJM.org上获得本文的全文。 朱博士、张博士、王博士、李博士和杨博士对本文的贡献是一样的。 本文于2020年1月24日发表,并于2020年1月29日在NEJM.org上更新。 我们感谢李中杰博士、何广学博士、兰斯·罗德瓦尔德博士、于力博士、费叶博士、李昭博士、周伟民博士、刘军博士、姚蒙博士、王慧娟博士以及中国疾控中心的许多工作人员,感谢他们在编写和提交早期版本的手稿方面所作的贡献和帮助。 【第一作者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病毒性疾病预防控制所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地坛医院传染病科;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B.Y, F.Z.)、 中国科学院生物安全特大型科学中心(W.T.)、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B.Y., F.Z.)、武汉市金银滩医院(D.Z.);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和山东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W.S.)。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病毒性疾病预防控制所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谭博士,高博士,吴博士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