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和人类 始终在共同进化
科学家们最终在云南的蝙蝠身上发现了 SARS 病毒,确定病毒宿主即是蝙蝠。但 SARS 却是在广东首先爆发,原因是蝙蝠将病毒传染给了果子狸,受感染的果子狸被贩卖到了广东。病毒继续在市场中的果子狸中传播、变异,最后产生了一个传播性极强的病毒,感染给了人类。 几年后,又一起“人畜共患病”发生。2012 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在中东大型爆发,2015 年又在韩国小范围蔓延。MERS 由与 SARS 病毒极其相似的冠状病毒引发,但致死率大约是 SARS 的三倍。最终,科学家们发现了 MERS 病毒的传播链:骆驼是中东地区的人赖以生存的一种动物,它们被蝙蝠传染,携带着病毒,病毒又通过骆驼鼻子分泌物不断释放出来。由此科学家们猜测,由于北非到中东的骆驼贸易频繁开展,病毒借骆驼,跃上人身。 不过,病毒在物种间跳转、寄宿是有一定条件的。病毒的外壳上有一些受体结合蛋白,就像是一把把“钥匙”,但却只能解开特定的锁。不巧的是,鸟类消化道细胞的受体和人类呼吸道细胞表面的受体非常相似,于是某些禽流感病毒便会流窜到人间。 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也是如此。禽流感感染了猪,猪流感又从猪跳到了人身上,2009 年爆发的猪流感(pH1N1),从墨西哥开始,短短数月内扩散到全球 208 个国家,累计导致 1.8 万人死亡。对于这种全新的病毒,人类没有经验,忧心忡忡,毕竟没有先天性免疫力和对抗它的疫苗。 某种程度上,人类集中化的养殖和频繁的贸易流动,为病毒的进化开了路。 病毒总能看见我们的弱点 1976 年甫一登场,埃博拉病毒就让人们见证了它恐怖的杀伤力。在刚果(金)一个偏远地区,人们因感染开始发烧并呕吐。一些病人的口鼻流血不止,甚至双眼也在出血。美剧《血疫》影像化了这些场景,村民告诉前来的科学家:“森林在流血。” 埃博拉病毒|维基百科 埃博拉就像是幽灵,悄然来访,后销声匿迹,又悄无声息地卷土重来。自 1976 年以来,埃博拉爆发了 28 次。其中,要数 2014 年的西非疫情最残酷,西非多国总共 11325 人因此死亡。2019 年 4 月,刚果(金)疫情再次爆发,被 WHO 宣布构成 PHEIC。 在致死率方面,埃博拉的最高纪录是 90%。但病毒在传播途径方面,却相对“温和”。它不容易传播,只通过体液接触传播。另外,感染者显示症状之后才会传染,只要人们能在病患把疾病传播给他人之前发现,并隔离他们,就算是中止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但病毒却似乎总能找到全球传染病防控的最薄弱环节,并发起攻击。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 Derek Smith 认为,埃博拉在 2014 年能感染上万人,是因为医疗体系不健全,而且一开始人们也不知道如何阻止它传播。在富裕国家,埃博拉不太可能会失控。落后地区的医疗体系成了短板。 在《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 Sonia Shan 探讨了“城市如何塑造流行病”,她提到 2014 年的埃博拉疫情之所以那么严重,与非洲城市贫民窟的增多有很大的关系。在此之前,疫情从未在人口超过几十万人的城镇里爆发。但后来,疫情扩散到了西非,袭击了三个首都城市。这三个城市总人口超过 300 万人,同样拥挤不堪、杂乱无章,病毒在贫民窟之间肆虐流行,变得更加致命。 消灭敌人 在和病毒对抗的过程中,人类打过胜仗。1980 年,WHO 正式宣布根除天花,此后出生的孩子不用再打疫苗。人类有了下一个目标——脊髓灰质炎(Polio),也称小儿麻痹症。1988 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要在 2000 年彻底消灭 Polio 病毒。他们之所以那么有信心,是因为 Polio 病毒和天花病毒一样,没有动物作为中间宿主,只能在人体内存活,也没有 HIV 病毒那样有很高的复制率和突变率。另外,这种病毒还只能通过粪便传播。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