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需求的搬运工,B端产品经理怎么办?
这样讲可能很大很抽象,我们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在做智能语音客服产品的时候,你发现现在的语音合成技术已经开始支持通过接口定制音色,而且成本低,速度快,因此产品是否可以考虑加入定制音色这样一个卖点性的功能(有了客户很高兴,没有的话客户很遗憾)。 上面的例子是基于对行业和市场的了解提出的优化方向,而通过数据的分析指导产品的优化,这一点网上不少的案例,这边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这里的关键唯有“主动”二字。 (3)竞品跟踪 做产品的人如果不做竞品分析说出去都没有人信,做竞品分析的必要性更加不用赘述了。 通过竞品分析,实时了解竞争对手动向,思考在满足自己产品定位的基础上,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此外,对竞争对手动态的了解,有时候也会影响自身产品迭代的节奏,毕竟作为B端产品,面对客户时,面对竞品的挑战必不可少。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千万不要忘了你是谁?你为什么出发?说人话就是锚准你自己的产品定位,不要搞得四不像。 以上的两个大点用一句话来概括:透彻的理解产品的同时,透彻的理解业务,进而洞察市场。 我们这一代人,中国的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只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提供问问题的教育环境。而如今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已经没有了这方面的限制。 希望再忙,也不要忘了停下来,放下手中的活,抬头看看天,看看我们正在走的路。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