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如何测量数字经济的小美与大好
如何评估数字平台的价值?阿里创造了一个数字化平台的公益模式,叫“公益宝贝”。大约在2007年,为响应一些淘宝商家帮助部分弱势群体的需求,阿里搭建了一套平台公益的服务体系,这套体系是由公益机构、商家和消费者共同组成的。商家设置商品成交后的捐赠金额,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时候,捐赠的金额自动捐出给公益项目。2019年,252.8万商家通过设置公益宝贝,4.76亿消费者通过购买公益宝贝参与了公益。全年捐款笔次达到95亿笔,捐赠金额4.41亿元,平均每笔捐赠金额0.046元。 商家和消费者可以从平台上查询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这是一个社会化的、透明的、正向激励平台。一个个正能量不断产生,变成生态化的公益,这是商业和公益的完美组合。“不以善小而不为”,近5亿人,终于因为数字平台得以实现参与公益。 从淘宝村、第三方担保支付和数字化公益平台的建立,我们看到阿里的创新是紧密围绕着消费者福利、普惠和可持续发展来展开的。 ![]() 我们看到一个数字化平台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社会价值,我们需要对两者都进行评估和测度。GDP是衡量经济增涨的一个指标。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GDP这个概念。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把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主要工具。从此,GDP便风靡全球。然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对福利的贡献以新商品和免费商品的激增为特征,这在目前的国民账户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衡量。 2019年,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埃里克·布林约尔松,提出一个新的指标GDP-B,建立一套工具和方法,测量数字经济时代的这些新商品和免费商品的福利贡献。他将此框架应用测量,包括Facebook,结果得出如果将Facebook的福利收入计算在内,美国每年的GDP-B增长将增加0.05至0.11个百分点。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用来讨论今天的话题。尽管GDP-B的科学性还有待论证,但是我希望未来,在研究数字经济的社会价值评估方面,能够引入创新力,引入消费者的视角,引入平台治理的创新,引入可持续,引入环保,引入更多的创造创新的指标,来衡量这些非经济、非商业的价值。 小美和大好之间,我们应该看重的不是“小”和“大”,而应该看到小的“美”,小企业怎么样可以优美地获得一个更好的数字化的营商环境,以便更好地创新和成长;应该看到大的“好”,不是一个强大的公司,而是一个好的公司。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