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七年“封链”史
如果说微信对外部链接的封禁原因,在2014年左右更多是因为商业竞争,那么从2016年开始,微信作为一家成熟的头部社交产品,明显也增加了对于用户体验和内容生态平衡的考虑和管理。当然,从商业竞争层面出发的对外链的封禁,也未曾停止。 2016年4月,微信正式发布了《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列举了包括诱导分享、诱导关注、H5游戏、测试类内容、非法获取用户数据信息等8大类违反规范的做法,并介绍了具体规则和处罚方式。 依靠微信增长裂变玩法,商家和企业可以依托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社交关系链,通过低成本获取高利益。但是此举一出,让很多想要借助微信“裂变式增长”的产品再无可能在微信生态下轻松获取流量,只能通过社群分销借势一些微信社交流量红利。 用户数不断增长的微信开始逐步优化其用户体验和内容生态。 到了2017年,知识付费开始站上风口,彼时的微信已经相对成熟,微信公众号也还势头十足。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流量、社交关系链,以及微信支付用户激增,都为知识付费、新媒体营销产品提供了现成的营销、传播渠道。 据了解,2017年12月,微信支付绑卡用户已超过8亿,已与近400家****进行合作,并拥有超过3万家服务商。 2018年前后,网易云课堂、荔枝微课、千聊,甚至新世相的微课,纷纷涌向微信,通过二级分销模式变身“微商”,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刷屏,随后也先后被微信封禁。 微信在完善每一次外链规范的同时,其实都有侧重要规范的外链方式。 2018年5月18日,微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升级外链管理规则的公告》。内容增加了禁止发布营销类识别码、口令类信息,禁止更改用户返回路径和禁止使用含有用户隐私数据的浮层等。 这条公告中,微信增加了关键的一点:“外部链接不得在未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等法定证照的情况下,以任何形式传播含有视听节目的内容。” 这条规定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在包括短视频、直播、长视频在内的整个视频领域,很多视频平台并不持有网络视听许可证。当然,腾讯是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持证机构名单中的,微视也因此被排除在外。 随后,一份遭到腾讯“封杀”的短视频App名单在网络流传,里面包括了抖音、西瓜视频等头条系App;以及快手、小咖秀、好兔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虎牙、映客、斗鱼等直播平台;得到、喜马拉雅等音频知识付费平台……一时间,只要是会刷屏朋友圈、企图通过微信流量池获益的方式,几乎都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后来,或许是受公平性质疑,以及利益相关的影响,微信在再次发布升级外链管理规则的补充公告中,删除了这条规则。不过,也露出了微信对后来短视频平台内容封禁和管控的苗头。 与头条系的对抗 再之后,就是著名的“头腾大战”了。 微信在先后封杀多个短视频分享链接后,于2019年1月27日发布了一条《关于近期诱导违规及恶意对抗的处理公告》,通报了外链在微信朋友圈违规推广的处理案例,其中提到滴滴、京东,以测试、红包奖励等方式诱导用户通过微信分享给好友,同时也点名了今日头条以红包形式进行诱导分享拉新等。 微信方面表示,测试和红包的分享均属于诱导行为,并且绕过对抗或反复对抗处罚更重,多次违规和对抗的主体将限制微信登陆入口。对于重复多次违规及对抗行为的违规主体,微信将采取阶梯式处理机制。 当时正值春节期间,互联网公司红包大战打的火热,微信此举一出,大力打击了以红包形式进行诱导分享拉新,以及使用二维码、文字链接和文本口令等绕过规则的行为。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