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和英特尔50多年的恩怨情仇:AMD的逆袭之道

发布时间:2020-03-10 07:03:06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中国经营报
导读:副标题#e# 编者按/ AMD被认为处在50多年来最有利的发展阶段,因为2019年AMD的产品力开始全面超越竞争对手。这一年其推出的7纳米锐龙PC芯片和霄龙服务器芯片,以及7纳米GPU芯片,在性能和工艺上同时追上甚至超越CPU战场的英特尔和GPU战场的英伟达。 也因为在

所幸AMD赢得了X86指令集的永久知识产权,于是1990年代初开始大力自主研发,并于1995年成功推出首款自研微处理器K5,用于对抗英特尔当时风头正劲的奔腾处理器。随后几年又陆续推出K6、K7等,即AMD逐渐为世人熟知的速龙系列。

在自研过程中,AMD逐渐对英特尔形成赶超之势,其中包括1999年率先让CPU主频突破1GHz大关,2003年率先推出兼容前期产品的X86架构64位速龙芯片,2005年推出性能领先的X86双核CPU等。

技术上的优势逐渐在市场上显现。数据显示,AMD K6和K7系列芯片的大卖让2000年的销售额达到46亿美元。随后的首款64位速龙K8芯片,让AMD乘胜追击,到2004年时在台式机市场占有50%以上的份额,这是AMD历史上首次在市场份额上超越英特尔。

但2005年戈登·摩尔提出著名的“钟摆计划”,即每次处理器微架构的更新以及每次芯片制程的更新都遵循“Tick-Tock”规律,其中,“Tick”代表架构更新,“Tock”代表制程更新。半导体基础理论的积淀,让英特尔在2005年之后逐渐进入逆转局面,而AMD则进入衰退周期。

公开资料显示,在50多年发展史上,AMD迄今为止共经历了5任CEO,其中,创始CEO桑德斯任职时间最长,到2002年AMD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卸任。其身后,鲁毅智任职6年到2008年,经历由盛转衰,2008年7月离任时已经连续7个季度亏损。德克·梅耶尔2008年下半年临危受命,但在两年多以后未能止住AMD的颓势,黯然离职,并导致AMD CEO在2011年上半年空缺长达半年之久。直到2011年8月,罗瑞德成为AMD新任CEO,但罗瑞德重复了前任的故事,2014年底又被苏姿丰替换。

实际上,2004~2006年间曾经是AMD和英特尔分庭抗礼、市场份额最接近的时期,而以2005年英特尔“钟摆计划”推出为标志,此后的10年可以说是AMD衰落的10年。

衰落的标志则既有CEO的频繁更迭,也有份额的持续下降和股价的持续下跌。数据显示,AMD的全球份额从2006年能与英特尔“五五开”下滑到2016年时不足10%。尤其是在更强调性能的服务器市场,英特尔巅峰时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99%,AMD则不足1%。

在资本市场上,数据显示,从2002年10月到2006年3月,AMD股价经历过从低点向高点的周期,当时股价累计上涨13倍之多。但两年半以后,AMD股价暴跌96%,到2015年9月时触及不到1.6美元的多年低点。

苏姿丰2014年底坐上CEO宝座,改变了AMD此后的发展轨迹。正如前述AMD大中华区高管所说,“在2014年的时候有一个叫Lisa Su的华裔加入AMD,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团队,这是非常重要的。”

被华人称为“苏妈”的苏姿丰是如何改变AMD命运的?AMD首席销售官Darren Grasby在去年AMD50周年时总结,主要因为管理团队适时根据市场环境进行了策略调整,开始将定位长期聚焦在高性能计算市场,重点市场包括数据中心、个人电脑、游戏主机等。面向高性能计算,争夺高端市场,逐渐成为AMD发展的主要策略。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