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谁来建?
根据IDC数据,阿里云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50%,客户涵盖了50%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阿里2019年1月发布的“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力图将公司在过去20年中积累的数字化、线上运营能力,通过阿里云、钉钉、菜鸟、蚂蚁金服等产品输出。阿里提供的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国内企业经营的基础设施。 ![]() 腾讯云主要提供IaaS和PaaS云服务。 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创新方面拥有毋庸置疑的优势,腾讯内部拥有众多AI实验室,包括腾讯AILab、优图实验室、微信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正在将其丰富的人工智能资源转化为腾讯云的多种服务能力,应用于游戏、视频、金融、政务等行业。 ![]() 运营商也是重要的玩家。 中国电信于2008年开始布局云计算,2009年启动翼云计划,2012年正式成立云计算分公司。天翼云是中国电信旗下直属专业公司,集市场营销、运营服务、产品研发于一体。“天翼云”不仅为用户提供云主机、云存储、桌面云、专属云、混合云、CDN、大数据、云专线、云间高速等全线产品,同时为政府、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打造定制化云解决方案,同时,还为小微及初创企业提供扶持。 国产自主化的新契机? 如果说5G和云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那么操作系统、芯片和数据库就是核心技术。 长久以来,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都牢牢掌控在国外企业手里。“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是一个长久以来的沉重话题,其中的“芯”指的是芯片,而“魂”则是指操作系统。2017年,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安卓+iOS累计市占率高达99.9%。PC操作系统同样是寡头垄断,2017年Windows市占率达91.41%。 ![]() 新基建的春风,能否改变这一局面? 基础软件领域专家高总分析,新基建核心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客户价值,带来新技术新模式。中国在云计算、5G、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不落后,有后发优势,通过新基建新技术逆向推动基础软件系统化、体系化建设。高总强调:软件行业不接受落后,不仅是替代更是升级,系统化体系化建设要有产业生态做保障。 实际上,国产自主研发的道路,早就已经在探索了。 中国科技人员和科技企业曾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努力寻求突破,但最终要么无果而终,要么鲜有人知。20年前,国产自主研发的红旗Linux操作系统,就曾昙花一现,最终因为缺乏与之匹配的生态系统,而最终没有成功。 但国内企业对操作系统、芯片和数据库的自主研发之路从未停止。 ![]()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