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RISC-V架构5年内成为专有架构的强大对手
更进一步,能够在新兴的垂直领域快速开发出产品,或开发出使用Arm不能开发出的产品,RISC-V就可以从第二选择变为第一选择。等到了要做芯片的公司都能想到开源硬件时,RISC-V无疑就是Arm难以忽略的强大竞争对手。 在这个过程中,谭章熹认为国内强大的应用需求,以及产品的快速迭代都是RISC-V在中国发展的优势。但他也有一个建议,“国内的公司很热衷推出产品,但对于RISC-V开源社区的贡献还有限。希望国内的公司能够积极的参与到RISC-V International以及RIOS Lab,一起经营好一个社区,让国内开发的软硬件成果能够回馈社区,让整个RISC-V生态都受益。” 小结 正如谭章熹接受采访时所说,一个技术的成熟,要经历漫长的马拉松过程,最终能否成功很难在短期内做出判断。在RISC-V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当面临需要更国际化更开放的时候,RISC-V基金会从美国迁到了瑞士,并且更名为RISC-V国际协会,配合一些条例的优化,让RISC-V更具活力和适应需求。而去年揭牌的RIOS Lab,则能够从人才、技术、产业和研究合作的层面更好地去推动RISC-V软硬件生态的繁荣。 RISC-V与Arm在IoT红海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至于能否在5年内成为Arm强大的竞争对手,RISC-V仍有许多挑战,但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态度。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