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的战争:中国人用了30年望见计算力的珠峰
中哥在《大数据时代的狗》那篇文章里写过,2008年,王坚博士被挖到阿里巴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套大数据分析系统。大数据分析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要把商品更精准地推送给剁手党,让他们花更多的钱买买买。 大数据分析系统,在当时基本属于计算机应用科学王冠上的明珠。 要想有明珠,得先造个王冠。 大数据系统必须跑在云计算上,所以这个王冠就是云计算。 说到这,岔出去讲几句。其实在当时,最有希望夺下云计算王冠的是百度。百度出于广告业务的需要,比阿里更早地研发出了一套云计算系统。只是百度觉得,云计算系统只是个“基建”,只有个地基就拿出去卖钱,那不是奸商么?得在上面盖好楼盘再卖啊!百度所谓的“楼盘”,就是基于云计算的人工智能。 于是百度执拗地开始研究人工智能,一错神的机会,阿里云冲了出去,再一错神,连腾讯云都冲出去了。 犹豫就会败北,百度只能假装看不见,咬牙继续盖楼。万万没想到,这个楼是真费钱啊,才盖到一半儿,封顶无望,钱都快花光了,怎么办?老本行“竞价排名”那还能搞出来点钱不?什么?不能?不能也得能!!! 于是,技术实力最强且不想做奸商的百度却阴差阳错成为了公众眼里最奸商的奸商,简直就是奸商本商。 扯远了,说回阿里云。 其实阿里云的创立者王坚几乎就要复刻百度的命运——阿里云盖到一半儿,也没钱了。不仅没钱了,连人都跑光了。 当时阿里云员工的感觉,就像是1934年一个毛头小伙子刚刚满怀信心入了党,结果党中央要战略转移,开始爬雪山过草地地长征。如果不是最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肯定是经历不住这种考验的。 幸亏啊,幸亏,幸亏马云爸爸在全体大会上稳住阵脚:“我一年给阿里云投10亿,投上10年,到时候再看!” 实际上,王坚博士喊了五年的信仰,最后是被马云花10亿给捞回来的。 马云和王坚 所以中哥一直说,抛开金钱谈信仰,就是耍流氓。(马爸爸退休之前的“福报论”不就是抛开金钱谈信仰么。) 阿里云这群疯子死去活来一折腾,客观上却给全中国建立起来一个云计算的底座。 当然,如果说中国的云计算底座仅仅有阿里云是不客观的,应该这样说:在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底座阿里云的鼓舞下,一众大公司和创业者都开始坚信“云计算”这条道路,敢于把命运赌在其上。(用人话说就是,阿里看到钱了,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于是,众人拾柴。 腾讯云、UCloud、金山云、百度云、华为云、电信天翼云这一众英雄冲出历史的尘埃,踩着更多如今已经湮灭在时光洪流中成千上万的云计算厂商的尸骸,杀了出来。 直到这时,他们才顾得上喘口气,回望太平洋对岸。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