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在老员工日发内部信 宣布京东使命升级
2018年京东来到了“至暗时刻”,内外问题的集中爆发将京东推上了风口浪尖,士气一度非常低下。但这也正是自我认知、去芜存菁的契机。我们没有时间哭泣,唯有沉着、冷静、埋头苦干才能走出困境。集团迅速成立了战略决策委员会(SDC)、战略执行委员会(SEC)、HR委员会(HRC)、财务委员会(FC)、技术委员会(TC)。并且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按照战略、组织、机制、人才、文化、业务六条线进行了梳理。面向新的环境,提出了Bigboss管理体系。今天,无论是集团战略还是各个业务条线战略变得逐渐清晰、明了、聚焦;组织按照积木化组织进行打造,重点是协同和创新;机制层面围绕决策机制、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展开;人才层面按照京东未来需要的Bigboss人才,提出了新时期京东用人标准,淘汰了不符合要求的10%以上高管;文化上逐步重新梳理了公司新的定位,新版使命和新的价值观;业务上全面授权给业务领导人,并且逐步达成有质量增长的共识。 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如果说京东的初创期像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那么在经历了青春期的阵痛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以在动摇中得到重构。我非常庆幸和兄弟们一起经历了这段成长的烦恼,这帮助我们认清了我们是什么、不是什么,变得更加成熟。 谁在青春期没有叛逆的时候,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无怨无悔! 成年的京东是谁?(2019年以后) “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 《淮南子》 所以,京东是谁? 人们可能会说,京东是中国最大的B2C电商平台,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是世界500强,是要转型技术的民营企业……但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无法定义内在的京东。回顾从创业到经历挫折、走出至暗时刻的这段历史,让我更清晰什么是京东不变的东西,什么是京东与众不同的东西。这些即使在未来面临更大危机时也不会改变的、刻在骨子里的DNA,定义了京东是谁。 京东是逐梦者 从中关村开始,京东就是一个逐梦者。 回想中关村时的梦其实很小,对于事业是什么样的,几乎一无所知。但梦想会随着见识、知识、眼界的拓展,一点点开阔。刚开始时,京东的梦想是抵御中关村的商业乱象,用走正道、树诚信的方式获得成功。后来梦想的是减少搬货次数,给消费者提供最好的电商服务体验。正是这些最朴实的、放在当时环境下会被嘲笑的梦想,带领京东一步步走到今天。 今天京东的梦想是什么? 三年多前我在集团的年会上喊出“技术、技术、技术”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嘲笑我们:怎么京东一个干苦活累活的公司想摇身一变去做高大上的技术了?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怀疑京东做技术能不能行。但是京东的梦想哪一次不是在嘲笑和怀疑中实现的?2019年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179亿元人民币,成为对技术投入最多的中国企业之一。过去六年里,京东的研发投入更是远超收入增速。这是因为我们太清楚技术对于前端客户体验、对后端供应链效率、以及对一线员工福祉的提升,能起到多么大的作用了。我们的无人机、智慧供应链、云计算与AI业务等,都是为着这些目标而研发的。而从我们业务场景中沉淀下来的技术能力只有应用到更大的范围——降低社会供应链的成本、提升全人类的生活质量,才会发挥最大的价值。未来10年,技术的进步会比过去100年的都来得更猛烈。我们也会坚定不移地转型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供应链服务公司。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