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乌镇咖荟综述 | 2018,AI行业的兴奋与焦虑
对于2018年的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彭军认为相比去年最大的变化有两个。一是所有巨头公司都在布局自动驾驶,所有车厂都在2018年或者更早做投入,比如福特用40亿美金成立了独立子公司,BAT纷纷在自动驾驶方面有布局。另一方面,自动驾驶已经开始推动一定程度的商业化,比如谷歌母公司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已经进入自动化商业化和量产。 从技术角度看,何晓飞则称,自动驾驶还是在早期,大家的技术路线很多都不一样,比如特斯拉坚决不用激光雷达、Mobileye也只用摄像头,我认为接下来3-5年还是这样的状况,之后才会有相对统一的路线。“因此,飞步科技针对无人驾驶主要通过货运切入。这个赛道在无人驾驶方面走的可能更快些。” 何晓飞认为,无人驾驶有三个壁垒:第一个是软件系统,包括感知、控制;第二个是硬件芯片;第三个是传感器,而芯片是无人驾驶三个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飞步科技这家创业公司一开始就押注的东西。 在商业化方面,吴强认为,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一定是个渐进的过程,但是可以在近期内辅助驾驶可以全面落地,而特殊场景下的无人驾驶商业化已经呼之欲出了。 AI产业化最大困惑就是如何赚钱? 最后一个圆桌主题为“AI与产业未来”,吸引了中搜网络董事长兼CEO陈沛、京东AI平台与研究部负责人周伯文、码隆科技CEO黄鼎隆、风行在线创始人、一览科技创始人兼CEO罗江春参与。 陈沛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确实能够激发想象力,很多人工智能项目看起来很让人兴奋,但是商业化落地却是个问题,这是目前整个产业最具有挑战性的地方。“每一次浪潮都是泥沙俱下,人工智能必定是一次巨大的浪潮,也会产生出很多泡沫,里面存在着很多伪需求、假需求。”陈沛说到。 周伯文同样表示,人工智能行业过热,“我不想这个行业透支,AI的落地现在还太贵,实验室技术放到没有边界的真实场景,数据收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黄鼎隆表示,AI公司融资都不错,但盈利赚钱都是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黄鼎隆透露自己正在考虑AI商业化变现的路径,“将AI在国内做出案例,然后推向海外付费愿望较高的地区,进而进行盈利,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罗江春表示,风行比较困惑的是在视频的AI化当中,现在真的是人工+智能,人工成本极高,目前来看还是弱人工智能,感觉人工智能是个非常荒野的状态。 2018中国AI英雄风云榜候选人评议会举行,谁才是中国AI领军人? 咖荟结束之后,《2018中国AI英雄风云榜》候选人评议会举行。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