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网信领域的国产化很可能"先进替代落后"
我刚才提过的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都不如我们的北斗系统。我们预定在2020年,可能提前向全世界开放我们的北斗的应用。北斗的例子说明国产自主可控的技术和产品是有可能替代现在处于垄断地位的进口技术和产品。 国产自主可控替代的尝试 下面我再简单给大家讲一些正在进行的一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的尝试。这些替代正在进行,我们希望快点几年,慢点一二十年能够达到效果,最终能够把一些重要领域的一些核心技术用国产的替代掉。 这种替代不仅是出于安全的需要,也有性价比方面的需要。现在我们发现只要是国产能够做出来的产品,一般来讲性价比在世界上都是很好的。像平衡车,美国人做出来十多万一个,我们北航出来的一些人开公司,做出来的产品只有几千块钱,小孩就拿着在小区里玩,变成玩具了,这是中国人的能力。 国产的桌面计算机体系对Wintel体系的替代 Wintel这个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微软的Windows和Intel架构CPU。基本上全世界的电脑,台式的、一体机、笔记本电脑都是Wintel一统天下,占全世界电脑份额的90%以上,在中国大概是95%以上,可见网信产品的垄断情况非常强。 我们的任务就是用国产的机器替代它。其实,像这么复杂的操作系统和CPU都是有后门的,什么叫后门?就是厂商可以通过一些你不知道的途径来控制你,取得你的信息。 因为那么复杂的技术,他自己要经过很多测试、诊断,在你电脑工作的时候,人家要知道你用的是不是正版,还要告诉你什么时候升级等。所以他们必然有一些用户不知道的途径来控制计算机,从安全的角度来讲,这当然是很大的问题。此外,价格也很贵,所以我们希望用国产的机器来替代它。 那么,我们用什么来替代Wintel?就是用国产Linux操作系统加上3种国产CPU(申威/飞腾/龙芯)组成我们自己的体系。目前,我们一些重要的部门已经首先开启了这个替代过程。我们希望若干年以后,在座的各位也能用上国产架构的电脑,这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但是我们必须做,因为这牵涉到中国的计算机安全,也牵涉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工信部作为主管部门会对国产替代产品进行评估。网信领域国产软硬件的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不可用”——“可用”——“好用”三个阶段。 十多年前,我们做出来的国产电脑一开始还是“不可用”阶段,开机太慢,等你喝杯咖啡、泡杯茶还没开起来。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可用”阶段,并且向“好用”发展。现在我们的国产水平比国外的Wintel还差一点,但是差的不那么多了。 举个例子,这是我国航天科工集团他们工作所用的一个网,叫商密网,它采取云服务模式,其数据中心和终端全部基本实现国产化。这个网它有很多指标,比如登陆、打开文件、查询文件等每一个动作按照有关方面要求都应该在两秒之内完成,目前我们测试结果基本上都是一秒之内。这些成绩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像Wintel统治世界应该有25年以上的历史了,我们相信不久国产电脑能够逐步打破这种垄断。 高端数据库服务器对“IOE”的替代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