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体验三星Fold的N种姿势 我都帮你试了一遍
而在采用三星Galaxy Fold之后,通过分屏功能我可以左边查阅资料,右边开启Markdown编辑器,快速搜集信息并用标记语言完成稿件初步排版。等到不用的时候,我又可以折叠起来收进兜里,这样强大的部署能力使得三星Galaxy Fold具有了一定的生产力。 至于微信等一系列的通讯工具,三星Galaxy Fold也做了一系列的适配,体验上与传统平板相差并不大,只是在UI上进行了大屏适配。 “三星Galaxy Fold=手机+平板”这是它给我的最深印象,在功能部分,三星做了深度适配,能够让应用保持全屏显示,突出了大屏优势。同时它也具有极强的便携性,在形态转换间实现功能变化。不过三星Galaxy Fold也还有可以优化的空间,例如形态切换导致的应用变化,还有应用的深度适配等。
总结三星Galaxy Fold的特点,你会发现它大小屏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三星Galaxy Fold的小屏相较普通手机显得过于狭长,并不能完全还原手机应用体验。因此它的小屏要更加适合于日常轻度使用,例如聊天、通话、简单浏览资讯,使用场景为日常通勤。 而将大屏展开后,三星Galaxy Fold针对应用都做了一定的适配,尽可能地扩大了视野面积,触控书写体验十分不错。大屏要更加适合那些延展性的应用,例如地图,观影等。鉴于大屏需要双持使用,因此在使用上要收到一定限制。 这篇文章并非是传统意向评测选购,而是着重折叠屏这一形式与传统手机的体验差别。目前囿于柔性屏的技术难度,折叠屏手机售价还存在着一定的门槛。对于追求科技乐趣又有购买实力的用户来说,三星Galaxy Fold确实足够酷,科技创新设计十足,值得入手尝鲜。对于一般用户,三星Galaxy Fold更像是折叠屏设备的先行者,距离完全投入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随着柔性屏行业产能上升,折叠屏势必会成为手机产品线的全新品类,为用户带来更多选择。对于顶级屏厂三星来说,三星Galaxy Fold也只是柔性屏面板应用的亮剑之作,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形式。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