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京年过七旬再创业:不做芯片代工做芯片产品
此外,为了取得从美国进口设备的出口许可,身为基督徒的张汝京前往美国四处游说,并且找齐了全美五大教会为他做人格背书,担保他所说的话都诚实可信,还承诺中芯国际的产品一定只用于商业用途,不会用于军事用途。最后美国才出具了出口许可。 “在上海的时候有一位领导跟我说,张博士你们做的这个项目没有人做过,你往前走的时候到处都是地雷,你停下不走吗?没关系,我们绕着走。”张汝京把这番话转述给我听。 他说自己每天都在面临挑战和困难,尽力克服,实在无法克服,就绕开它继续向前。 加入中芯国际的人才来自全世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芯事》中提到的细节,也能够说明张汝京凝聚起团队的魅力所在。 中芯国际建厂时,担心同事经验不足,张汝京事事亲力亲为,初期每天在厂里巡视数次,每次要花约两小时。开工第一天,他带领高层主管到无尘室,亲自用专用清洁工具,蹲在地上擦地板。 在建设过程中,张汝京带着妻儿从美国迁往上海定居,母亲刘佩金也前往上海(张锡伦已于1997年仙逝)。在其感召下,中芯国际的员工家属也大多支持家人投身上海基地建设。 六 在众多关于张汝京的文章中,行业评论家莫大康的这句话最是客观和贴切。 他说,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张汝京总是毅然出山。 中芯国际的创立打破集成电路代工世界格局,新昇半导体结束大陆零大硅片历史。而创立芯恩,张汝京希望能实现另一未酬壮志。 2018年5月,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澳柯玛控股有限公司与张汝京团队共同建设,芯恩落户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 张汝京希望将海外成功的IDM模式(集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多个环节于一体)引入国内,打造全新的CIDM模式。“C”即Commune,共享、共有。 “Foundry做代工服务,IDM做产品。国内最缺的,其实大家都知道是IDM,但是IDM很难做起来。” 他解释道,大的IDM公司,如德州仪器、英特尔、东芝、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安华高,设计工程师团队都有数千人规模。中国的设计工程师远远不够,所以共享共有的重点就是要邀请设计公司加入。 芯恩的创业注定也是被挑战和质疑的。 为此,张汝京得花上不少时间和精力来让人理解什么是IDM、中国为什么需要IDM。 在越来越以国家意志推进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他还要打消政府对于芯恩是否会影响产业布局、加剧内部竞争的担忧。 为了建立人才梯队,张汝京除了召回散居海外的昔日亲密战友、“老师傅”们,还担任青岛大学微纳技术学院终身名誉院长,给本科生上课。 张汝京说教书给他带来快乐,他也愿意向学生分享工业界最新的进展和需求。在他看来,自己培养半导体人才,比从海外招募人才显得更为迫切。 一边付出辛劳和代价一边还要坚持创业,如何做得到? 张汝京的答案是因为上帝的呼召和祖国的呼唤,“何况回国来服务本来就是我喜欢做的。” 【“IDM才是更好的模式,现在就该去做”】 说起世界范围内的芯片制造工厂和制造工艺,张汝京如数家珍。作为“建厂高手”,他对集成电路产业积累的观察和思考,是他每一次创业时的法宝。 1997年,张汝京从工作了20年的美国德州仪器提前退休,回国创业。他先后建起台湾世大半导体、中芯国际、上海新昇半导体等,又因不同原因离开。 中芯国际的创立打破集成电路代工世界格局,新昇半导体结束大陆零大硅片历史。张汝京的能力一再得以证明,他对振兴中国工业的热忱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018年,中国进口3121亿美元芯片,已经是全球最大集成电路消费市场,然而只大还不够强,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链不完整。 从去年的中兴事件、普华事件,到日前华为及其关联企业被列入美方管制“实体清单”,国人逐渐认识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也越来越迫切希望中国能够摆脱“缺芯少魂”的困境。 张汝京似乎也总在自觉分担国家的使命。 去年,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澳柯玛控股有限公司与张汝京团队共同建设的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在青岛中德生态园落户,总投资额约180亿元。 这一次,张汝京希望将海外成功的IDM模式(集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多个环节于一体)引入国内,打造全新的CIDM模式。“C”即Commune,共享、共有。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