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集中于微信营销 是好事吗?
现在在抖音之中,用户直接点击“关注”任意点击关注视频往下滑动,所刷到短视频则是按照所关注的UP发布时间来显示,而不是系统热门推荐。这个产品细微改动导致了UP流量稳定化,目前阿星关注的一些网红,所接拍的短视频广告量明显增多了。而今日头条也为大V开通了圈子,从“流量”到“留量”。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我年初写过一篇《视频自媒体的十字路口》,文章中提到了一句“快手是微商成几何倍增的放大器”被媒体引用,引得快手PR跟我小窗沟通,表明了他们并不希望老铁们导流去微信。尽管没有像抖音那样对导流行为堵截,但也并不鼓励老铁们做微商,对微商敬而远之。 实际上,快手是平台推荐流量与网红自身的私域流量结合非常好的平台,导流至微信做付费社群也不如开直播打赏来的简单、高效,这也是为什么快手中腰部网红稳定的原因,本身他们把快手账户当成自己养成了的私域流量池了。 在电商领域,第一批做私域流量探索者正是逃避电商平台(抽佣)“流量税”倒逼出来的,不过微商的繁荣并不没有挡住阿里系电商发展的脚步,电商与个人自媒体领域最大的不同是高度依赖商城购物促销氛围和场景。淘宝虽然一直以来是依靠平台内商品搜索模式作为盈利模式,但是在2015年双11之后重视网红化和微淘社区氛围搭建。 张勇曾在2016年阿里巴巴首届内部管理者会议中鼓励淘宝商家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我们既要鼓励商家去运营他的私域空间,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所有业务团队去创造在无线上的私域空间,把这个业务自己的流量运营起来,把红人自己的账号流量运营起来,我想只有这样,这么一小块手机屏幕才能够承载得了我们这一大屋子人的期望。” 而在淘宝首页之中也给用户所关注的店铺以优先的流量位展示。 电商平台之中目前最突出“去中心化赋能”属性的平台是“小红书”,其关注的UP主本身粉丝粘性也相对较高,小红书创始人翟芳今年5月份向媒体表示,不会以广告抽佣作为盈利方式。 如果在去中心化赋能平台上,KOL已经形成了较好的粉丝关注氛围,导进微信反而则是多此一举。很多人去年把“拼多多”社交拼团式裂变方法看做是私域流量电商典范,实际上拼多多为了更自主的掌控流量实际上把重心放在自己的App上,而非是在微信生态之中。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