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打孔已成不可逆趋势 逼死强迫症还有几分?
实际上,去年年底到来的vivo S5和vivo X30系列已经将屏幕开孔做到了极致,孔径仅有2.98mm。据坊间传闻,该屏幕的供应商就是三星。那么为何三星不在自家的产品上开这么小孔呢? 目前流传比较靠谱的解释是在于OLED类型也有区别,vivo应用的屏幕为玻璃基板的刚性OLED,目前国产机型中平面的OLED屏幕多为这种刚性材质,开孔采用盲孔方案实现;而三星自家旗舰应用的是PI(聚酰亚胺,一种具有柔韧性的塑料)作为基板的柔性OLED,当前常见的曲面屏幕就是这种材质,开孔通过通孔方案实现。材质的不同决定了开孔的难度不同。 在相关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厂商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据悉,小米为了推动器件国产化,后续会华星光电AMOLED曲面屏。这或许意味着,国产柔性OLED屏幕的开孔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份OPPO就提交了一项名为“OLED通孔屏、移动终端、摄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其目的就在于在缩小屏幕开孔的同时保证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很显然的一件事情,即便开孔缩得再小,也是对屏幕整体性的一种破坏,也会影响整体的显示体验。如何减轻屏幕开孔给显示带来的违和感将成为今年的重要议题。 目前屏幕开孔的位置主要有两种设计,一是顶部居中,二是顶部角落。前者在日常状态下带来的视觉规整感较好,但无法实现高伪装度的隐藏,且全屏显示内容时,必然会出现画面遮挡;后者在常规状态下观感并不友好,但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伪装,比如隐藏在状态栏的必要信息里。 全屏状态下的遮挡主要体现在游戏和视频的场景中。 游戏方面,如果地图全屏显示,开孔必然会影响观感。但实际上,这不仅要归咎于开孔,此前游戏厂商对宽屏的标准不统一适配也加剧了这种影响。显然,如果游戏厂商能够统一画面的显示标准,或者给用户自主的画面显示选项,将大大提升开孔屏的友好度。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