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是“伪需求”吗?如何理性看待智能家居市场现状?
随着各家厂商构建完整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比如通过语音助手对家电进行远程控制、设备互联,实现交互方式多元化、个性化;各种平台通过内部整合、外部打通,进一步实现不同品牌之间的兼容,C端用户将得到更为简便、易用的全屋智能服务。 IDC高级研究分析师亚当·赖特(Adam Wright)曾表示,“数据集的广度、深度、独特性和质量将越来越多地决定消费物联网供应商的价值潜力,随着设备利润率的下降,设备的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降级成为提供服务的媒介。” 比如疫情期间,智能家居衍生出了各种内容服务,家庭电视有了更多与教育课程、游戏项目;天猫精灵进一步与音乐版权机构合作,在家庭娱乐方面推陈出新。 对于BAT等互联网巨头而言,主要以抢占流量入口为主,寻求流量变现,在硬件端、内容方面,主要靠生态合作、投资并购等方式来补齐。偏向生态为主的厂商,比如小米、苏宁、国美、美的、海尔等,都在构建自己的软硬件一体的生态,相对而言,他们的竞争优势在于供应链、渠道等方面。 随着5G、Wi-Fi6等网络传输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智能家居有望解决互联互通问题,并在产品功能上进一步智能化。“当有一天,智能家居能如同一个隐形的私人助理常伴身边,随时为我们服务,让我们能从生活中的繁琐解脱出来,智能家居的普及会进一步扩大。” 华为IoT产品线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上述负责人也认为智能家居的推进本质是“将行业现有的传统产品/渠道伙伴的升级”,同时也是“消费者教育和市场培育的过程”,只有这些方面升级到达一定拐点,市场才会爆发。 在渠道升级上,除了线上渠道进入下沉市场,线下渠道也在向用户端靠近。比如海尔去年开了“1号店”,位于建材市场附近,希望能靠渠道进一步接近用户装修市场,来拉动高端系列品牌的销售。 传统家电厂商的优势可能还是在于过去几十年在硬件产品、线下渠道等,而手机厂商在通讯、软软件应用等方面略胜一筹,互联网公司在平台运营上更有经验。正如周军谈到,未来还是会出现专业做项目、做解决方案的中间商进入到智能家居的体系中去,光靠一家公司还是太艰难。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