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微信小程序是成是败,就看这 3 点了
所以企业在小程序生态里,实现投入产出平衡的问题,已经不是“寻找/迁移商业模式”了,而是生态反哺的收益增量,是否能抵消自己的成本投入,包括人、财、物、时间、用户。这意味着,开发者们需要点新的收益,弥补营销缺失这个新增成本。 这样的收益补充,我想官方团队肯定思考过,这里简单 YY 下。在我看来,收益增量无非几个方面: 1)买单方的增长。比如 c 端用户观念的升级,对工具付费的意愿、能力逐步增强,这意味着安心做服务的小程序,哪怕营销能力差点,用户可以掏更多的钱。 2)现有资源的放大。不管是流量,还是能力、激励,比如推送虽然受限制了,但能出现在更明显的地方;比如微信支付商户号,流水返佣的比例有增加。 3)盈利模式的新增。比如在将来是否会有微信会员,用户为“付费小程序”付月租,每月 10 块钱任选 10 款,最终企业跟微信分成? 上面说的其实就是一笔账,你投入更多成本做小程序,增量的回报能否支持你的持续投入?这个答案对每家企业都是不同的。而作为小程序生态呢?大量的企业跑出一些头部的,收益大于投入的,是大概率事件。 退一万步来讲,哪怕要平台补贴大家才能活得好,微信也是有可能做到的。说白了就是为了用户体验,为了生态持续,我可以先买单——参考微信提现手续费,垫了多久了。 最后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小程序生态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场景增量、生态准则、收益补充。在这三点上,即使我们有部分存疑,仍有理由看好它。 小程序最美好的前景,我想大概是把微信从社交/支付/媒体工具,带入生活工具的范畴,同时为数以亿计的用户,解放存储空间,解放注意力,提高生产力。 但小程序一定不是微信的终点站——几年后,感知周围工具的媒介,可能都不是二维码了;计算的终端,还会是手机吗? 以上整个分析过程是简化的,实际情况更复杂,比如生态准则会影响收益补充的官方决策,收益补充的决策又可能影响场景增量的铺设。 但不管如何,这应该是一个有的放矢来体验、评估小程序生态成败的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马文来源:马文的文(marvinsthought)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