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网类产品,开发之前该如分解产品工作?
2、纵切 另一种方式是纵切。纵切就是按照工作流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切分,这样可以使每一个步骤都具有相对完善的功能,这在某些需要关注终端用户交互体验的产品中应用较多。注意,这里有个技巧:如果在整个工作流中,需要跟终端用户进行交互的功能仅出现在某几步中,如第一步和最后一步,而中间的N- 2 步都是后台流程,在开发中,我们可以先实现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的功能,而中间的流程处理环节,仍然采用逐步线上化的方式,这样可以使整个工作流系统最快的上线,同时能平衡用户的交互体验。 (纵切) 比如上面携程商旅订票系统的例子,我们可以把涉及终端用户操作的步骤:
把这几个步骤拆出来优先实现,及早上线;而中间的跟票务相关的步骤,仍然采用线下的形式。比如工作人员在携程商旅后台,把订单导出到excel表中,人肉打电话给票代,再把票代确定的订票信息填入系统,然后手动通知会员。这种方式对于一些流程复杂但用户量较小的初创公司比较适用,可以在保证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产品上线速度,并降低试错成本。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横切还是纵切,工作流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会遵循80/ 20 法则,也就是20%的功能决定了这个步骤的核心价值,而80%的功能仅仅是锦上添花的,所以我们需要更深刻地研究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提炼出这20%的业务价值到底在哪里,从而进行更加合理的拆分。 功能模块拆分对于已经拆出的功能模块,仍然可以根据一些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拆分,这里介绍三个方法。 1、按业务规则拆分 同样的流程和操作,由于输入的数据业务规则不同,因此进行数据处理时采用的方式也不同。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功能按照业务规则来进行拆分。 典型的例子是搜索引擎,比如Google。在Google中,输入框只有一个,但Google会根据你所输入的数据规则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处理操作。看下面几种情况: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把每一个业务规则都单独拆分成一个用户故事。当然,虽然这些用户故事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些规则的优先级是截然不同的。总会有一簇最高优先级的用户故事以及围绕在外围的用户故事。比如在这个例子中,对于Google来说,支持关键字搜索一定是最高优先级的,需要在产品设计的一开始就要实现,而能够计算算式的,可能很多年之后,才开始考虑加这样一个功能。 2、1+N模式 第二种情况,是对同样一个流程,在终端接不同的网关或渠道。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线支付。比如,我在京东上买了一盒磁力橡皮泥,提交订单进入支付流程,在支付页面可以选择微信支付、京东支付、银行卡支付等等。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