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文案是不是要让用户一看就心动?是的!但你要小心!
比如感冒药白加黑没有直接说“根治感冒,再无烦恼”,而是降低了这个预期:“白天用白片不瞌睡,晚上用黑片睡得香”。 这个预期就显得更加真实,相比起“根治感冒“也更容易达到。 降低预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更容易产生超出预期的感觉。 超出用户预期意味着能获得不错的用户感知,获得好评,这是制造口碑的最好方式。 我们不是天天哭着喊着要给用户超预期的体验吗? 但是问题又来了? 我又想,要给用户带来超预期感觉就一定得提前降低用户预期吗? 那可未必! 我们说营销要做什么? 要给用户带来满足感、制造幸福感,让用户的感觉非常好,对不对? 这个好像说起来云里雾里的,我换个具体点的说法,经济学中有个公式,叫做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 这个幸福公式是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提出的,期望值大家都懂,就是心理期望。那这个“效用”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事物的“现实情况”。 这个公式说明,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它实际上是现实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预期的一种比较。 如果你男友发奖金,拿到1000块,可你期望他给自己买10000块的LV,那1000除以10000,幸福感只有0.1。 但如果你的期望是让它请自己吃顿200块的西餐,1000除以200,幸福感是5。 所以你看,要给用户带来超预期感觉,的确是可以降低用户预期。但我们还可以最大化提高这个现实效用。 或者你提高用户预期值也行,只要保证效用/期望值这个比值够高就行。 但是,细细想想,提高用户预期值吧,又怕难以满足用户的高预期,无法制造幸福感,甚至适得其反;降低用户预期值吧,又怕对用户没有了吸引力,激发不了兴趣。 你说怎么办? 5 坚守承诺一致原则 而这就引出了营销学、心理学、管理学中都常提及的“承诺一致原则”。 一旦我们做出某种承诺或者表态,来自内心和外部的立场就容易迫使我们采取相应的行动。 比如你找人借钱,如果开口就问:“最近你手上有闲钱吗?”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