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潮退却 房地产电商中介残酷洗牌
潘国栋告诉第一财经,吉屋的盈利模式分为两种,“房地产销售闭环周期较长,不是单笔交易佣金来收,吉屋主要通过提供平台功能,对中介收取端口费。如果是异地跨城合作,吉屋负责监控交易,控制风险,对交易直接收取佣金。” 尽管开始盈利,但吉屋还是有融资的计划。潘国栋表示,正在准备下一轮的融资,但具体金额不便透露。 据吉屋官网,2011年和2012年,吉屋先后获得了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所创办的德迅投资两轮投资共计400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曾李青同样投资了房多多。其后,2015年5月6日,吉屋顺利完成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2015年12月,完成了A+轮融资。 第一财经问潘国栋,吉屋成立五年,创始人的初心实现了吗,认为行业因此改变了吗? 他回答,“行业里,每个人对房地产电商有不同的看法,每家企业也有不同的内容。吉屋的初心就是服务者的角色,从未想过颠覆行业。凡是说颠覆的,多数结果都不太好。” 行业的热点一个接一个,当互联网中介、房地产电商站在风口时,连地产开发商都想过成立或联手电商平台达到快速去化的效果。 巨头混战未央 虽然房地产电商的经营看起来不那么乐观,但这并不能阻止资本争相进入这一领域卡位。日前,京东已设立房地产部,试图建立房地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搜房网、搜狐焦点已经成为这个部门短期内想要击败的对手。 记者了解到,原搜狐网副总裁、搜狐焦点总经理曾伏虎,刚刚加入京东出任京东房地产部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曾伏虎于1999年加入搜狐,历任搜狐新闻中心总监、商务拓展部总监、搜狐焦点网总经理等,2014年晋升为搜狐网副总裁。2016年,曾伏虎从搜狐离职后出任海航云商运营总裁,于今年7月离开并加入京东。 记者了解到,京东商城即将推出一批“京东特供房”,目前正在与开发商对接线下资源。京东房地产首先将开放新房销售平台,邀请开发商入驻京东商城,通过POP模式打通线上与线下。POP模式即PlatformOpenPlan,是指平台引入第三方卖家。据了解,目前商家入驻京东商城有两大模式,一是京东自营的采销模式,另外一个就是POP模式。 目前京东房产部已确定的部署,是将依次开展新房、租房、二手房业务,即从易到难,先后开展B2C、C2C业务。 今年年底,京东房地产部还计划上线租房业务。租房业务分为B2C和C2C板块。在国家大力倡导租房业务的背景下,许多开发商已经开展长租公寓业务,京东则将帮助开发商实现长租公寓业务的具体成交。 此前,阿里巴巴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地产电商平台,淘宝早在2010年便成立了淘宝房产。淘宝房产总经理江沙曾介绍,2015年约有2亿元购房资金进入余额宝,购房成交总金额达到270亿元。 在京东、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渗入之前,传统中介领域的大佬,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卡位。例如链家早已经通过自己的大数据系统占据了房产电商优势。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