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罚中兴后 美国再次三司会审华为
特朗普是一名走过残酷市场竞争,甚至受过破产打击的成功地产商,他比谁都清楚商场上的谈判技巧。在成为美国总统之后,他的治国风格既有此前电视娱乐明显的浮夸嚣张,更有骨子里的商人本性——注重实利、了解风险、兵不厌诈与虚张声势。这在他1987年的畅销书《交易的艺术》(The Art of Deal)有过详细阐述。这本书是当年最畅销商业书籍之一。(当然他只用口述,无需自己组织成文。) 这场看似一触即发、两败俱伤的中美贸易战,最终的解决方案或许还是在谈判桌上。就在昨天,特朗普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再次公开放出信号,“有很好的机会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如果不能达成协议,那么美国会按照原计划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5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努钦下周就将访问中国,他的此行目的不言而喻。 会审华为意在震慑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也希望遏制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迅猛崛起,避免威胁到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遏制华为这样中国科技巨头的全球业务和技术储备,就是这一战略的直接体现。美国国会的美中经济审查委员会上周发布报告,大肆渲染华为、中兴与联想帮助中国政府窃取秘密,更明确提到“中国不是美国的盟友,短期也不可能是”。 中兴高层此前的一连串愚蠢错误和确凿证据,让自己成为了美国政府在贸易战之前名正言顺拿来震慑的最好祭品。作为中国的第二大通信巨头,中兴在美国的制裁令顿时陷入瘫痪。这不仅让中国政府意识到了科技产业依然依赖美国的残酷现实,也让美国看到了可以进一步震慑和威胁中国的更多手段。 一方面摆出架势要打一场千亿美元的残酷贸易战,一方面又不断暗示可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既有恐吓威胁,但更注重实际利益。在中美进行实际贸易谈判的敏感时间段,传出美国“三司会审华为”的消息,显然有着更多的心理战涵义。 即便是实力更为强大的华为,在全球科技行业产业分工的当下,也无法彻底断绝与美国合作伙伴的业务往来。但对中国的国家战略而言,华为是一个无法取代的支柱型企业。美国对华为的任何惩罚,都可能会导致中国政府的坚决回击,影响到中美贸易谈判的最后结果。此次美国政府三司会审华为,能否找到华为的“罪证”,未来是否实施制裁,都是一个未知数。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