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IT运维发展趋势及运维人的转型升级
以谷歌为例,他们的SRE工程师强制规定他们只有30%的时间会花在on call这种事务型的工作当中,而70%的时间则花在各种自动化工具的开发之中,比如自动化发布系统、监控系统、日志系统、服务器资源分配和编排等,这些工具需要他们自己完成开发和维护。这种以自动化工具下高效率的自动化操作代替冗长流程控制下的规范性,也是DevOps体系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开发与运维的融合: 同时,ITIL背景下的分工也带来许多负面问题。例如,运维团队感知和认同感很差。企业高层领导认为运维工作没有亮点和价值,是一个成本部门;运维团队也多半认为自己是“背锅侠”。以至于多年前做项目时曾听到合作某甲方运维团队核心成员的一句抱怨:“少壮不努力,老大干运维”。 这可能也是大多数运维者的心声吧。诚然,这里面有运维工作成果难以量化,企业高层不够重视等因素,但是这种过于壁垒分明的开发与运维的分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开发团队与运维团队形成的鸿沟,使开发团队在规划、设计和研发的过程中过于着重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运维团队所关心的稳定性、性能、可用性等因素。 同时,运维团队又无渠道将这些问题在开发前期予以反馈和修复。于是乎,运维团队不断沦为“救火队员”和“背锅侠”,团队士气下降人才流失,运维质量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DevOps体系中强调的是开发与运维的融合。 开发运维一体化使开发和运维的信息透明性,运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有效地反馈到开发团队中。同时,运维的责任主体从单一运维团队变化开发、运维团队共同承担。这使得开发团队也需要为运维中遇到的故障负责,让开发团队也需要将部分的精力和资源投放到与稳定性、性能和可用性等运维相关的研发中去。 当然,并非说ITIL这套体系就已经完全过时,而是我们需要将两者与企业中的开发运维特点相结合,形成更有效的适合企业自身的开发运维体系。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运维平台:从ITOM走向AIOps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运维工具是我们实现各种运维操作的有效帮手,它解放了运维人员,让他们可以更多更好地维护各种IT系统。运维体系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运维工具的发展。 1、手工运维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