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站 > 正文

多云与混合云赛道的“角逐”,IBM如何争当NO.1?

发布时间:2019-02-27 10:11:46 所属栏目:建站 来源:ZD至顶网
导读:副标题#e# Think 2019已经过去一周,大会传达的各种信息、发出的各种信号、提出的各种趋势、预测和倡议,预计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有些甚至可能成为贯穿科技界2019一整年的热点话题,比如数字化重塑2.0阶段、AI时代的信任问题、多云管理、食品安全等等。

搭配全新的产品,IBM还推出了全新的IBM云战略与设计服务(IBM Services for Cloud Strategy and Design),以及全新的多云管理服务(IBM Services for Multicloud Management),分别帮企业从设计、迁移、集成、路线图到架构服务构建云战略,并简化在不同云服务提供商、本地环境和私有云上的IT资源管理。

IBM表示,全新的服务将利用IBM的Cloud Innovate、自动决策加速器和IBM Cloud Garage等,在应用开发、迁移、现代化及管理方面支持客户进行联合创新和扩展创新。

联合创新也是Ginni在演讲中多次强调的,她认为这是企业数字化重塑2.0阶段要实现核心业务迁移的核心。对此IBM所提供的IBM车库(IBM Garage)和IBM车库方法论,正是要与客户一起通过设计思维、敏捷工程、原型开发和DevOps等共同完成迁移,帮助企业采用最新技术,用更快、更敏捷的方式构建应用、迭代产品、创新业务流程,快速实现数字化及创新的价值。往小了说,它能够解决实实在在的场景问题,往大了说足以帮助企业业务“改头换面”,并且这样的改变在几周内就可以完成。

IBM大中华区企业与商业业务部总裁郑小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强调:“服务与咨询对于企业部署新技术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技术只是工具,而不是目标。只有结合具体的场景,与企业在边交流、边设计、边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敏捷迭代的方法论,把技术落商业应用场景中,真正解决企业痛点,这才是完整的闭环。”“一手技术、一手咨询和服务,这也是IBM作为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多年来的优势之一。”

3

IBM大中华区企业与商业业务部总裁郑小聪 突破云提供商限制,Watson Anywhere的前提也是多云

再回过头来说云计算,在IBM看来,它不过是一个基础平台,只有在云之上部署好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一系列技术工具,并构建相关应用,服务于业务与流程,才算是真正的数字化重塑。而这,也与IBM第四次转型战略相呼应——即以云计算为平台,认知计算为解决方案,专注于行业。

谈及认知计算,Watson一直是IBM在认知计算(或者说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筹码,而今年Think大会上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也围绕于此。在大会第一天,Ginni就宣布,IBM Watson人工智能服务将可应用到任意云平台,从而使企业能够突破云提供商的限制,在数据存储的任何地方灵活地部署AI。

IBM数据和人工智能业务总经理Rob Thomas表示:“数据如此分散,如果你必须通过移动数据来运行每个分析项目的话,那就太浪费了。我们的观点是要将AI带到数据所在的任何位置。”

据了解,企业只需在目标环境和Watson上安装IBM Cloud Private for Data容器管理平台,只要持有Watson许可,就可以将实例移动到他们喜欢的任何云端,解决自己的商业问题。

可以看到,Watson Anywhere的前提也是多云。而IBM Cloud Private for Data也是IBM多云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核心是为客户提供选择云平台的透明性,通过将Kubernetes容器编排管理器与私有映像注册表、管理控制台和监视框架结合到一起。

对此,IBM大中华区硬件系统部总经理侯淼与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硬件系统实验室副总裁谢东都纷纷表示, 云计算的到来让许多人对底层的基础架构产生了‘误解’,认为在云时代企业将不再需要硬件。事实恰恰相反,尤其是进入AI时代,企业将更需要硬件设备。也就是说AI需要很好的IA(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来作为性能支撑,才能实现更好的并发性。

4

IBM大中华区硬件系统部总经理侯淼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