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系统大有可为 从鸿蒙看未来操作系统的大潮
结合Xcode11,iOS APP可以编译成为macOS软件,macOS兼容iOS APP,已经指日可待。 ![]() SwiftUI还为开发者提供了可视化的编程界面,在编写代码的同时,可以观察到应用UI的变化,进一步减轻了应用适配的压力。 这种设计是大势所趋,例如来自谷歌的开发工具Flutter,也使用了类似的机制。 ![]() 谷歌在跨平台上的野心是不言而喻的,它推出的Flutter移动UI框架比SwiftUI出现得更早。 Flutter使用谷歌Dart语言,可以跨平台为iOS、安卓、网页和桌面的应用构建UI,开发者只需要学会使用Flutter,即可跨平台编写应用。 Flutter包含了安卓和iOS的组件库,为APP搭建起了适配不同系统API的桥梁,目前一些跨平台的APP例如大家熟知的闲鱼,已经使用Flutter来编写。 ![]() 而Flutter显然是谷歌构建跨平台的全新系统Fuchsia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Flutter是Fuchsia系统的御用开发工具,而Flutter的推广大大有利于开发者们将应用从其他系统迁移到Fuchsia系统上。 而Fuchsia系统本身也使用了可适配不同尺寸屏幕的可变形UI,谷歌之前还发布了Fuchsia UI的Demo,体验后可以得知这套UI起码同时适配手机和平板是没问题的。 另外,Fuchsia已经公开了代码仓库,每日都在飞速更新,可以说谷歌的跨平台生态已经是只欠东风了。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华为的鸿蒙OS。可见鸿蒙OS的概念是非常先进的,它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开发,应用一次编译即可兼容多平台,交互界面自适配,编程可视化……这和UWP、SwiftUI、Flutter有着不谋而合之处。 可以说,鸿蒙OS的跨平台生态营造理念是符合当下大趋势的,我们值得对此抱以信心。 对于鸿蒙OS,我们可以期待什么? 在华为的开发者大会上,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到了鸿蒙OS的信息。 作为国产操作系统冲击主流消费市场的先行者,鸿蒙OS注定必须非同凡响。 鸿蒙OS是否能斩棘披荆,杀出一条血路?数年前人们仍嘲笑着羸弱的K3V2,而现在麒麟980已经在一片赞许声中登上了世界之巅;对于同样出自华为的鸿蒙OS,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更多。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