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常见算法,你知道几个?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冷备与热备
fail-over与fail-back
冗余类型 1.主备方式(Active-Standby) 准备两台路由器,其中一台作为正常运行业务的活跃设备(active),也可以称为主设备(master)或者首要设备(primary)。另一台作为发生故障时替换的备用设备(standby),也可以称为备机(backup)、从设备(slave)、必要设备(secondary)。活跃设备和备用设备必须共享关于设备的设置信息。 2.双活方式(Active-Active) 准备两台路由器,其中一台作为首要设备(primary),另一台作为次要设备(secondary),二者同时运行来组成冗余结构。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与负载均衡设备并用或者设置DNS、客户端一侧的路由信息来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3.集群方式(Cluster) 在主备方式或双活方式中,使用3台以上的硬件协同组成冗余结构的方式。 什么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英文名称为Load Balance,指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的方式组成一个服务器集合,每台服务器都具有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他服务器的辅助。通过某种负载分担技术,将外部发送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对称结构中的某一台服务器上,而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独立地回应客户的请求。负载均衡能够平均分配客户请求到服务器阵列,借此提供快速获取重要数据,解决大量并发访问服务问题,这种集群技术可以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接近于大型主机的性能。 负载均衡算法在很多地方都有使用,无论是在服务治理中或者是在分布式缓存中都大量的使用,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负载均衡的算法. 1.轮询法 轮询法,很好理解,将请求按照顺序轮流的分配到服务器上,他均衡的对待每一台后端的服务器,不关心服务器的的连接数和负载情况.以下代码演示了这种算法.
轮询的策略目的在于请求的绝对均衡,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可能服务器并不是完全一样,导致有些性能高的服务器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2.随机法 通过系统的随机函数,根据后端服务器列表的大小来随机获取其中的一台来访问,随着调用量的增大,实际效果越来越近似于平均分配到没一台服务器.和轮询的效果类似, 代码如下:
和轮询算法比较,在并发的场景下,轮询需要加锁,随机法想比而言性能好点. 3.源地址hash法 源地址hash法的思想是获取客户端访问的ip地址,通过hash函数计算出一个hash值,用该hash值对服务器列表的大小进行取模运算,得到的值就是要访问的服务器的序号,代码如下:
hash法的好处是,在服务器列表不变的情况下,每次客户端访问的服务器都是同一个服务器.利用这个特性可以有状态的session会话.无需额外的操作就可以实现粘性会话. 4.加权轮询法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