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站 > 正文

危险的人脸识别:再不“要脸”,我们就要裸奔了

发布时间:2019-09-13 04:17:26 所属栏目:建站 来源:燃财经
导读:副标题#e# AI换脸软件ZAO的走红,打开了人脸数据应用的潘多拉魔盒。 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这是ZAO的宣传口号。当不少人惊叹于其换脸效果的逼真之时,一些人开始担忧:倘若这一技术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同样仅需一张照片,你就可能变成色情电影演员

教育是人脸识别的“重灾区”。不少教育科技公司都推出过类似旷视的监控功能,声称可以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并对异常行为实时反馈。一段宣称是“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的描述是这样的:

系统每隔30秒会进行一次扫描,针对学生们阅读、举手、书写、起立、听讲、趴桌子等6种行为,再结合面部表情是高兴、伤心,还是愤怒、反感,分析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状态。目前仅趴桌子一项为负分行为。若此类不专注行为达到一定分值,系统就会向显示屏推送提醒,任课教师可根据提醒进行教学管理。

除了课堂以外,高校所谓的“智能校门”,教室门及宿舍的出入也都在加装人脸识别系统。但闸机只是切入点,更多方案提供方希望用AI重构教育全流程,所以出现了上面我们看到的场景。《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智慧教育的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众多AI技术公司、教育场景公司加入红利的争夺中。

巨头公司也不例外。京东曾推出过一款基于AI的“超级眼镜”,据介绍,佩戴“超级眼镜”的店员可以看到眼前顾客的会员信息、用户画像、购物倾向等重要信息,全面实现“知其所想,投其所好”。2017年,京东还推出过自己的无人便利店,通过刷脸来记录顾客的购买喜好,并将这些消费行为信息保留。

百度将活体识别技术用在百度钱包账号找回功能,腾讯微众银行用于开户过程。微众银行活体检测需要镜头前的用户读一段文字,并配合语音识别检测。借着刷脸识别、人脸支付等黑科技的噱头,能够收集人脸信息的应用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如今人脸识别应用已经变得娱乐化,收集人脸数据的门槛正在一步步降低。

危险的人脸识别:再不“要脸”,我们就要裸奔了

娱乐化大大降低了厂商收集用户人脸数据的门槛

当然,正如苹果公司CEO库克所说,“技术本身没有好与坏,一切由我们人来决定”。

人脸识别的应用边界在哪里,值得所有从业者思考。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经因为说“中国人愿用隐私换便利”引起舆论围攻,在技术好与坏的判断上,科技大佬们的态度也很关键。

可怕的后果

早在2017年,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技术分析员斯诺登就曾经预言:以手机解锁为代表的人脸应用出现,会让人脸扫描正常化,也会让人脸识别终将被滥用。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脸数据被上传到云端,数据泄露或违规使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以ZAO为例,ZAO能走红的一大原因是,它降低了AI换脸的使用门槛。但该技术同样可能被用于虚假宣传,比如爱“炫富”的微商们,以前喜欢P图和奥巴马握手,以后是不是会直接上一个以假乱真的握手视频?以前希望借“马云语录”为各种忽悠项目站台的微商们,以后是不是会直接上一个马云“亲自代言”的视频?

敲诈和诈骗也需要警惕。2017年底,国外一位ID为“deepfakes”的网友,首先使用了AI换脸算法,此后这种算法也被命名为deepfakes。随后在国外的Reddit论坛上,产生了大量的AI换脸视频。然而这一技术后来被乱用,开始有人用换脸技术将色情作品中的主角换成明星脸,并上传到著名的色情影片分享网站Pornhub上。未来,如果有人把我们换脸成色情影片演员、犯罪事件主角、被绑架的人质……或者伪装成我们进行视频通话(结合声音模拟技术),并以此进行敲诈或对亲友诈骗,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