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站 > 正文

互联网企业安全运维实践

发布时间:2019-11-14 10:41:51 所属栏目:建站 来源:CIO之家
导读:副标题#e# 【线上直播】11月21日晚8点贝壳技术总监侯圣文《数据安全之数据库安全黄金法则》 安全领域众多,分享这个议题,是因为在之前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像大家非常关心的机密数据泄露 、资产盗窃、数据篡改、服务中断,以及物理逻辑的破坏行为通常都发

另外一块是日志,记录和监控可以协助发现未经经授权的安全事件,有助于确定安全措施有意义的改进,以保护您的公司的机密信息。这里只是一个示例,我们在构建技术保障体系的时候,按分层原则,每个层次上都需要考虑相应的保护机制。

互联网企业安全运维实践

除了像BAT一样的先进公司,大多数企业在安全运维层面还是离不开找到合适的人、买到合适的设备这两条。我谈谈买到合适的设备时的一些经验。

给大家讲个与老板偏好相关的真实案例。之前老板传达的信息是买设备,别买大了,省下的钱公司用于投资,会产生更多的收益。听上去没毛病,所以我们在选购数据中心边界防火墙时,按年30%的复合增长计算,1套墙满意3年业务增长是没有问题的,到第四年插块板卡,就能扛5年。结果2年后,业务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新老板上任了,说容量怎么不够了,就把之前的设计翻出来,也说得通,那就买板卡扩容吧。没成想只过了6、7个月,容量又报警了,业务成长实在太快了。只好去找新老板说板卡已经扩到头了;只能换一套更强处理能力的设备;你们可以体会一下向老板做汇报的心情。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品牌的。在采购过程中,有个品牌为了进来,杀低价中标。都是国际一线品牌,按道理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是有点水土不服,各种妖怪问题全来了,在短时内就发生了7次严重故障,所以用了不到1年,果断换掉。这次之后,我们对品牌的考虑更加慎重,和采购死磕,提升技术评分的比例,确保不让不符合预期的产品进来。

关于中心端产品的容量,如果是互联网公司,我建议按当前量,放大5至10倍考虑,因为业务的增长往往是倍数成长,非常吓人,不能总是出现性能瓶颈;另外一方面需要考虑架构优化,用Scal Out方式横向扩容。

关于测试,这里指实际环境测试。实验室不全面,如果条件允许,时间、人充足,测试当然没有坏处。如果时间紧、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就选择性地进行测试,比如性能类产品首次选择使用时,最好先测试一下。

另外,这几者之间要互相平衡,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比如容量估算不准,又没做实际环境测试,等设备买来,一上线直接挂掉也是有可能的。

二、安全运维之术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一下,安全运维需要考虑的一些点。

互联网企业安全运维实践

这里讲两个重要概念。Due care中文通常翻译成适度关注或应用的注意,Due diligence翻译成适度勤勉或是尽职调查;

在信息安全领域,Due care实际上是说一个企业要制定各种各样的策略、规程和标准等,用来对企业信息资产的保护,也就是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而Due diligence则是要保证Due care要做的那些事情一直保持在最新状态。

举个例子说明。你要外出时,做了两个动作:

1、想着手机会不会电不够用呢,不够用怎么办;

2、随手把充电宝装口袋了。

1是你的思想活动,有没有“想”就属于Due care,也可能会顺手查看手机电量。想过之后,可能会觉得电够用不带充电宝,也可能会觉得不够用而带上充电宝,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没想”,有没有检查手机电量的意识(这根弦)。

2是你的实际动作。如果你觉得电不够用带了充电宝,但没检查充电宝是否有电,或忘了充电线,那就是没做到Due diligence。也就是说虽然采取了相应的动作,但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