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公众号增长的4大趋势
其中,“常读用户分析”页面分别包含“常读用户总览、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城市分布、终端分布”五大选项。并支持下载导出表格,可查看常读用户数、比例等数据。(该功能服务号订阅号均有,但是仅订阅号可查看,服务号无数据。) 这也就意味着,公众号运营者将更加全面且清晰地了解“忠实粉丝”的“相貌”,对于运营者来说,这个数据将有利于公众号调整内容创作及运营策略。 具体如何解读这个数据,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常读用户”是如何统计的。 这个数据跟2018年9月微信上线“常读订阅号”有关,根据每个人的常读行为,在订阅号信息的瀑布流页面顶部显示近期常读的公众号,一般多会显示12个常读公众号,且动态更新。 常读订阅号中如果有未读推文,订阅号图标左下角会有绿色圆点,提示你打开阅读。 如此看来“常读订阅号”,是微信为了进一步优化阅读体验,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找到常读帐号,将公众号更精准地推到了用户面前。 而“常读用户”数据,则是将用户推到了运营者面前 ,让运营者看到货真价实的“真粉丝” ,以此促使运营者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内容和服务,实现常读良性循环。 如何利用这个数据? 常读用户分析页面中,“常读用户总览”按月统计,能直观看出用户对本月内容的喜好程度,运营者能及时调整内容方向。 那么具体如何调整,就要看维度、颗粒度更细的数据,比如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城市分布直接关系到内容选题的方向,同时透露着用户消费水平等信息。终端分布,更多的是关于公众号内容排版等视觉方面的运营调整。 在没有“常读用户分析”之前,运营者只能了解关注用户的属性。但其实只有真正活跃的用户才是有效用户 ,他们拥有比较好的阅读习惯,发展更多这样的用户才能使得“私域流量”真正扩大,而不是手握“沉默不语的僵尸粉”。 另外也说明,只有根据精准的用户画像产出原创内容,才能获得持续阅读。对于热点的捕捉也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使得公众号持续停留在用户的常读公众号中,且带动“潜水”用户成为常读用户,吸引更多目标用户的关注。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常读用户分析”数据无疑是对掺水假号的一次重击。 此前,腾讯网络安全与犯罪研究基地高级研究员张宝峰曾指出,我国刷量产业的人员规模累计达到九百多万。“常读用户分析”目前很难手动改变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账号相对真实的情况 ,便于挤掉水分,缓解“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这样一个真实数据,也给广告主提供了一个相对有保障的参数,未来这个数据对于广告定价可能更具有参考性。 这也将从侧面“鞭策”咱们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们,不能“偷懒”,要越发地“精耕细作”。 新增“单篇群发” 要“精耕细作”光有一个“常读用户分析”数据远远是不够的,关于内容的分析,微信后台还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数据——“单篇文章阅读分析”。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