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返香港上市 能否重演暴涨好戏?“打新”之前你必须要看…
云计算业务被看作阿里未来的主要盈利是因为其市场潜力巨大。数据对照来看,中国2018在IT上的花费4070亿美元,美国1.164万亿,而国内公有云的渗透率为10%,而美国公有云的渗透率为22%。可见公有云业务在市场规模上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作为阿里这样的大型企业,同样可以参考美国云市场的亚马逊和微软,因为云计算利润的爆发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亚马逊Q3 AWS运营利润为25%。 而在国内,阿里云市场份额较2018下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至43%,目前位列国内第一,在获得了最多市场份额的同时,又布局这么早,阿里在这个领域可谓已经占得先机。 《每日财报》关注到,在未来阿里的另一增长点在新零售方面,近年来阿里一方面进行零售资源的积累,另一方面在各种模式、各个业态采取自营与合营的混合方式对供应链资源等进行新零售生态链的布局,包括:零售百货(联华超市、高鑫零售等)、综合零售(苏宁)、家具生活(有住、生活美学馆等)、生鲜O2O(盒马鲜生等)、外卖餐饮(饿了么等)、电商平台(淘宝网、聚划算等)、体验馆(家时代等)、物流(菜鸟网络)、技术服务(零售通等)、女装淘品牌(茵曼等)、其他(天猫小店等)等,随着通过各行业、各种模式的不断拓展整合,阿里新零售生态链将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而在核心业务之外,阿里巴巴还将大力发展数字媒体(优酷、 UC、大麦网等)以及创新业务(高德地图、天猫精灵等)。而在此次招股书中,阿里表示将计划利用在香港上市的资金增加其对在线娱乐,内容和旅游平台的投资。其中,阿里提及将加大对饿了么、飞猪以及优酷这三大平台的投资。 此外,阿里持有蚂蚁金服33%的股权,而目前支付宝交易规模已经超过20万亿,2018年支付宝占据移动支付领域53.78%的市场份额,未来有望再次增加,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为阿里的未来争取到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综上,再来看到张勇在阿里20周年庆祝活动上立下到2024财年阿里将 “服务10亿用户、交易总金额10万亿”的目标似乎并不难实现。 2 良好环境是发展的前提 其实,截至到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期末现金余额已经高达572亿美元,并且过去几年每个季度的经营现金流基本都能够支撑资本开支和投资,所以说阿里有这么充裕的现金流并不存在缺钱的可能,可是上市不是主要为了融资又为了什么呢? 从外界环境来看,《每日财报》注意到,上周美股指再次创出历史新高,所以不能排除美股估值存在高度泡沫化的情况,同时资本市场对美股见顶的预期越来越高,所以“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另一方面,中美关系虽然短期有所解冻,但长期看仍然晦暗不明,阿里异地上市的政治风险始终存在。而今年6月,美国参议员卢比奥发起的“公平法案”(强制美国上市中概股信息披露,否则将被退市)让这种风险更加突出紧迫,所以包括阿里在内的中国公司会纷纷寻找方案来对冲美国单一市场的上市风险,在阿里回港之后不排除很多公司跟进的情况。 再一个,香港本身就是阿里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支点。阿里三大战略之一就是全球化,近年来阿里不断加快全球化脚步,回归港股也有利于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东南亚一是有充足人口红利,二是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三是语言文化与中国相近,有充足理由作为重点布局的方向。 另外,香港既贴近业务主要市场、又可对接国际资本的独特优势。此次回归对于阿里来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接触更广阔的投资者,并使自身股票在亚洲交易时段也可进行交易,加强流动性以及吸引力。 《每日财报》提醒投资者,由于此次发行的港股可以与阿里在美股市场发行的ADS进行互换,且总发行量相对于阿里的美股体量而言不算可观,这意味着阿里港股短期可能很难有“疯狂”的表现。另外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内地投资者其实是好事,能够通过港股通以相对公允的价格投资阿里巴巴。(来源:每日财报 文/张京)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