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小鹏过冬术:昔日死敌,今日亲兄弟
另一方面,大力裁员关闭边缘业务。 12月10日,蔚来启动了对北美团队的裁员,总计141人,这是公司意义上的三轮裁员;在此之前在5月,裁掉旧金山办事处,裁掉70名员工;9月又裁掉了62名员工;8月中旬,李斌在内部信中强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撤1200个工作岗位,使公司规模保持在7500人左右。 伴随裁员的还有一些非核心业务,被关停或者出售。比如北美团队的裁员集中在自动驾驶领域,还有FE赛车队被打包出售,一解蔚来的资本困局。 小鹏的融资也是步履维艰。在融资方面,即便背靠阿里,何小鹏宣称2019年底达到300亿融资最终仅完成了170亿,再难融到钱。 14年UC被阿里天价收购,何小鹏正式进入阿里。三年后何小鹏再次出来全力投身到新能源汽车的事业中,阿里依然如影随形。小鹏汽车的A轮、B轮融资都出现了阿里的身影。 在管理层方面,小鹏汽车的董事会董事先后出现了前阿里文娱副总裁王桐、阿里联合创始人蔡崇信、阿里合伙人俞永福等,并且这三个人此前都有在UC工作的经历。 此外,何小鹏个人IP的影响力在投资中也体现的比较明显。其投资人名单出现了多名互联网大佬,比如其名单出现了58同城的姚劲波、大众点评的张涛以及猎聘网戴科彬等。 12月16日,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何小鹏透露正在进行C+轮融资,而这距C轮融资过去仅不过月余。但融资不顺的问题,并没有多大改善。此次集体股权质押也可以看出端倪,一再宣称暂时不上市的小鹏也开始加速IPO步伐。 当下,无论是蔚来汽车还是小鹏汽车,眼下钱荒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了。但更难的是,通过卖车的核心业务变现也行不通。 4.需求侧表现不佳,变现并不容易 过去一年,汽车行业整体不景气,一方面汽车业变革、洗牌加速,另一方面销量再创新低。相比较去年量产了,今年无论是小鹏还是蔚来,在汽车量产上都有了较大进步,从PPT造车走向市场,这一步跨得很大。 量产刚刚有点希望。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退坡,汽车业整体销量下滑,又让这些刚刚具备一些量产能力的新能源车企蒙上了阴霾。 根据小鹏汽车10月份的销量来看,小鹏汽车10月份共销售了505辆新车,同比下降76%,1-10月累计销量为14107辆,距离年初定下的4万辆交付目标有很大差距。 而在何小鹏看来,小鹏汽车在研发上进行高投入,需要每月售出1万车才可以实现盈亏平衡。根据目前的情形,想要达成这一点,恐怕是难如登天。 蔚来汽车公布了最新交付数据,11月交付量达2528台,截至目前为2019年单月最高销量,实现连续四个月销量环比上涨。据蔚来官方介绍,全国已有多地的蔚来展厅出现展车售罄的情况。 其中,ES6在11月交付2067台,上市以来累计交付8896台;ES8单月交付461台,环比增长超50%,全年累计交付8499台。截至11月底,蔚来全品牌已累计交付28743台。 在整车销量和交付量上,蔚来的表现在新造车势力中表现不错,但因实际上销出去的车辆附带了大量的售后条件,让其实际销售的亮眼“业绩”(如果销量算成绩的话)大打折扣。这一点,在质保服务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8月24日,蔚来宣布,在原有的终身免费质保服务之上,还将为所有ES6、ES8的首任车主提供终身免费换电。 蔚来表示,在蔚来换电体系中,首任车主自驾前往换电站,均可享受终身免费全国换电服务,并强调“全国范围内、不限距离、不限次数、不限换电站”。 这种质保服务,无疑是“亏本赚吆喝”的行为。因为他每售出一台车,就将附带无数的“隐含售后成本”,这对本就亏损的蔚来而言,无疑是徒增麻烦。在这一点上,小鹏汽车也不遑多让。 小鹏汽车为了销量提升,在今年8月陆续推出“带牌租车”和“0首付融资租赁”两项金融服务方案。但仅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 多策并举,小鹏汽车的销量取得明显的增长,11月份同比销量环比增长101%,但是过度营销副作用极大。 因为新旧车性能与价格倒挂,引起车主拉起横幅维权。小鹏汽车更是深处舆论漩涡之中,尽管何小鹏公开道歉并做出回应,但仍然难以抑制车主的愤怒。努力推销汽车的小鹏汽车,落得一地的鸡毛。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