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疫情攻防战:信息应为“先行军”
事实上,通过信息获取来应对传染病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1854年,英国伦敦爆发霍乱,当时的John Snow医生正是通过统计每户死亡人数的信息,统筹总结得出病源来于饮用水,以此移除病例爆发重点街区的水泵把手,最终使得霍乱得以控制。 可见,信息对于医者而言,是寻根治疗的关键。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信息也是稳定人心的重点。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成熟的时代,我们更能看到,与17年前的SARS相比,如今人们看待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更加警觉,其中正是得益于在互联网下,信息的公开与传播促使人们认知的转变。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运用互联网技术,广泛捕捉社会信息,以此判断传染病的传播趋势,在当前应用下也在持续发展。 谷歌曾在2008年基于其与CDC的研究,依赖数据挖掘记录和计算机模型的结合开发流感趋势系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2009年,H1N1流行之际,错误低估了ILI的数量,预测未能如愿,也借此重新修改了算法。 但是,以信息为先,通过数据挖掘来预测传染病的传播,始终是人类不断努力的方向。哈佛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John Brownstein在2011年创建了“流感在你身边”系统,通过普通民众自愿参与,在网站报告自己或家人的患病情况,来建成“健康地图”,预判传播路径。 今天,百度也在进行类似的行动,联动百度地图发布了“新型肺炎疫情地图专题页”。在百度的大数据支持下,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发热门很”查询到24小时发热门诊医院、搜索“疫情地图”实时查看全国疫情分布以及确诊病例数,搜索“热力图”查看到区域实时人口流量密度,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等等。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前背景下,信息会是对抗疫情进一步传播的重要手段,不管是在技术发展层面,还是在公众情绪层面,只要不瞒报、不迟报、不媚报,及时且透明地向公众传递信息,就一定能降低疫情蔓延的影响。 只有在信息作为“先行军”,正确的指导下,国民大军才能更好地配合官方抗击疫情,做好疫情攻防工作。而这也需要更多百度等互联网窗口,准确将信息触达民众,完成这一庚子年的新春使命。 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能用以抗争疫情的不仅是疫苗、医学,更有我们日常接触的互联网技术、数据和信息等等,是互联网攻防战的关键。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