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科技:成于小米,也陷于小米
第一,是资本的背书效应;第二,是运营发展资金的支持,主要是前期的研发费用。由于早期支持石头科技运作的资本其实并不完全来自于小米系资本,所以说小米系资本真正在资本层面对石头科技的利好,还是来自于第一点的背书。 天津金米在2015年3月入股石头科技后,髙榕、启明、GIC等资本就在次年位列增资名单,正式成为石头科技的股东。而此时,石头科技的第一款产品还未上市,足以说明小米系资本的“带货”能力,髙榕、启明等资本方的加入,也让石头科技在资本层面逐渐硬了起来。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诸多投资案例中,我们都能看到顺为、启明等资本共同出现的身影。在石头科技这个投资案例中,关系紧密的资本方跟着小米系资本进场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对石头科技而言,越多实力资本的加入,意味着更强的背书作用,石头科技这种创企,在没有严重发展和生存问题的情况下,将长期受益于此。 2、渠道和供应链 对于石头科技这样的智能硬件公司而言,供应链是极为关键的,好的供应商、丰富的供应商选择,意味着硬件的开发空间更大、能够准确定位市场目标,精准控制产品成本。 石头科技第一款产品的面世背后,有着小米在供应链和渠道方面的全力支持。供应链方面,小米为石头科技引入了强力的高质量供应商,比如欣旺达、Nidec、夏普等。 在小米生态链2016秋季沟通会上,石头科技CEO昌敬曾直言小米给予了包括供应链、ID设计、产品定义等方面的支持,表示“没有小米生态链的支持,我们也走不到今天”。 昌敬很明白,对于石头科技这样的创企来说,成熟可靠的供应链意味着已经成功了一半,并在起跑线上领先了那些没有任何支持或支撑不足的同行们。 而在渠道方面,由于首款产品主要是为米家打造,所以只能在小米的米家等官方渠道进行销售。值得注意的是,石头科技的首款自有产品依然是靠小米,2017年9月,石头智能扫地机器人在米家开启众筹,当年,石头科技这台产品卖出了超5.5万台。 小米渠道巨大的流量和曝光效应,可以说为石头科技的品牌力增长铺了一条很好的路。石头科技就像站在一个巨人肩膀上俯瞰,所以跳的很高并不是很难的事。 直到现在,虽然石头科技已经有自己的官网、旗舰店等销售渠道,但小米依然为石头科技在一些地区作关键的渠道支撑,比如中国台湾的线上和线下渠道。 陷于小米 石头科技的基因是一个小米生态链企业,但是这种基因又在某种程度上困住了石头科技的发展。 在石头科技的招股书中,有关小米的风险披露占到了所有风险的一大半,具体集中于股权、生产、销售等方方面面。 比如在关联交易风险一项中,石头科技与小米的关联交易营收总额,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别占石头科技营销总额的100%、90.26%、50.17%。在共有专利风险一项中,招股书提到截止报告期末,小米和石头科技共有59项境内专利、5项境外专利,而且这些专利除了石头科技外,小米也可以无需石头科技的允许,自己拿过去用。 相关风险是企业上市必须透明披露的重要信息之一,目的是让投资人意识到公司的不足之处,谨慎投资。不过从招股书中披露的这些与小米相关的风险来看,石头科技在诸多核心发展运营环节,都在理论上存在小米这一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石头科技的确很依赖小米,尽管小米成了石头科技过去几年快速发展的跳板,但是石头科技也因此不得不面临一些突围阻碍,以及隐性天花板。 1、性价比 小米品牌对外的一个核心标签就是性价比,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石头科技这几年虽然有了自有品牌和自有产品,但是或多或少都有着性价比的印记。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