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疑难杂症全景解析
我们必须认识到拥塞控制是一个整体的机制,它不偏向于任何TCP连接,因此这个机制内在的就包含了公平性。那么影响拥塞的因素都有什么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起初TCP并没有拥塞控制机制,正是TCP的超时重传风暴(一个分段丢失造成后续的已经发送的分段均被重传,而这些重传大多数是不必要的)加重了网络的拥塞。因此重传必然不能过频,必须把重传定时器的超时时间设置的稍微长一些,而这一点在单一重传定时器的设计中得到了加强。除此TCP自身的因素之外,其它所有的拥塞都可以靠拥塞控制机制来自动完成。 另外,不要把路由器想成一种线速转发设备,再好的路由器只要接入网络,总是会拉低网络的总带宽,因此即使只有一个TCP连接,由于TCP的发送方总是以发送链路的带宽发送分段,这些分段在经过路由器的时候排队和处理总是会有时延,因此最终肯定会丢包的。 最后,丢包的延后性也会加重拥塞。假设一个TCP连接经过了N个路由器,前N-1个路由器都能顺利转发TCP分段,但是最后一个路由器丢失了一个分段,这就导致了这些丢失的分段浪费了前面路由器的大量带宽。 5.2.拥塞控制的策略 在介绍拥塞控制之前,首先介绍一下拥塞窗口,它实际上表示的也是“可以发送多少数据”,然而这个和接收端通告的接收窗口意义是不一样的,后者是流量控制用的窗口,而前者是拥塞控制用的窗口,体现了网络拥塞程度。 拥塞控制整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试探性的拥塞探测,另一类则是拥塞避免(注意,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拥塞避免)。 5.2.1.试探性的拥塞探测分为两类,之一是慢启动,之二是拥塞窗口加性扩大(也就是熟知的拥塞避免,然而这种方式是避免不了拥塞的)。 5.2.2.拥塞避免方式拥塞控制旨在还没有发生拥塞的时候就先提醒发送端,网络拥塞了,这样发送端就要么可以进入快速重传/快速恢复或者显式的减小拥塞窗口,这样就避免网络拥塞的一沓糊涂之后出现超时,从而进入慢启动阶段。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