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急需解决的难题
边缘计算的发展引起了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边缘节点的落地部署过程中,也涌现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应该如何建立适用于边缘计算的商业模式、如何选择参与计算的边缘节点和边缘计算数据、如何保证边缘节点的可靠性等。 1)新型商业模式.在云计算场景下,云计算公司是计算服务的提供者,它们收集、存储、管理数据并且负责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用户付费购买服务,不需要关注计算节点本身的成本,也无需关注服务质量的升级换代过程.这种商业模式为用户使用云服务带来了便利,也让云计算公司具备盈利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 而在边缘计算场景下,边缘节点分布在靠近数据生产者的位置,在地理位置上具有较强的离散性,这使得边缘节点的统一性维护变得困难,同时也给软硬件升级带来了难度。例如提供安全服务的摄像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软硬件的升级,软件的升级可以通过网络统一进行,而硬件的升级需要亲临现场。依赖于服务提供者去为每一个边缘节点(摄像头)进行硬件的升级和维护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开销,而服务的使用者一般不关注也不熟悉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又如,在CDN服务的应用中,需要考虑 CDN服务器是以家庭为单位还是以园区为单位配置,不同的配置方式会带来成本的变化,也为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增加了不确定因素,而维护CDN所需的开销,需要考虑支付者是服务提供者还是使用者。 因此工业界需要寻求一种或多种新的商业模式来明确边缘计算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各自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例如谁来支付边缘节点建立和维护所需的费用、谁来主导软硬件升级的过程等。 2) 边缘节点的选择。边缘计算是一个连续统,边缘指从数据源到云计算中心路径之间的任意计算和网络资源。(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选择云到端整个链路上任意的边缘节点来降低延迟和带宽.由于边缘节点的计算能力、网络带宽的差异性,不同边缘节点的选择会导致计算延迟差异很大.现有的基础设施可以用作边缘节点,例如使用手持设备访问进行通信时,首先连接运营商基站,然后访问主干网络。这种以现有基础设施当做边缘节点的方式会加大延迟,如果手持设备能够绕过基站,直接访问主干网络的边缘节点,将会降低延迟.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边缘节点以降低通信延迟和计算开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现有的基础设施如何与边缘节点融合,边缘计算技术会不会构建一个新兴的生态环境,给现有的基础设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