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一篇文章为你图解Kubernetes网络通信原理

发布时间:2019-08-30 10:47:16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云端密码
导读:副标题#e# 名词解释 1、网络的命名空间:Linux在网络栈中引入网络命名空间,将独立的网络协议栈隔离到不同的命令空间中,彼此间无法通信;docker利用这一特性,实现不容器间的网络隔离。 2、Veth设备对:也叫虚拟网络接口对。Veth设备对的引入是为了实现在不

3)基于三层实现SDN网络:基于三层协议和路由,直接在三层上实现跨主机网络,并且通过iptables实现网络的安全隔离。典型的方案为Project Calico。同时对不支持三层路由的环境,Project Calico还提供了基于IPIP封装的跨主机网络实现

通信方式

一篇文章为你图解kubernetes网络通信原理

集群内跨节点通信涉及到不同的子网间通信,仅靠docker0无法实现,这里需要借助CNI网络插件来实现。图中展示了使用flannel实现跨节点通信的方式。

简单说来,flannel的用户态进程flanneld会为每个node节点创建一个flannel.1的网桥,根据etcd或apiserver的全局统一的集群信息为每个node分配全局唯一的网段,避免地址冲突。同时会为docker0和flannel.1创建veth对,docker0将报文丢给flannel.1,。

Flanneld维护了一份全局node的网络表,通过flannel.1接收到请求后,根据node表,将请求二次封装为UDP包,扔给eth0,由eth0出口进入物理网路发送给目的node。

在另一端以相反的流程。Flanneld解包并发往docker0,进而发往目的Pod中的容器。

外部访问集群

从集群外访问集群有多种方式,比如loadbalancer,Ingress,nodeport,nodeport和loadbalancer是service的两个基本类型,是将service直接对外暴露的方式,ingress则是提供了七层负载均衡,其基本原理将外部流量转发到内部的service,再转发到后端endpoints,在平时的使用中,我们可以依据具体的业务需求选用不同的方式。这里主要介绍nodeport和ingress方式。

Nodeport

通过将Service的类型设置为NodePort,就可以在Cluster中的主机上通过一个指定端口暴露服务。注意通过Cluster中每台主机上的该指定端口都可以访问到该服务,发送到该主机端口的请求会被kubernetes路由到提供服务的Pod上。采用这种服务类型,可以在kubernetes cluster网络外通过主机IP:端口的方式访问到服务。

一篇文章为你图解kubernetes网络通信原理

这里给出一个influxdb的例子,我们也可以针对这个模板去修改成其他的类型:

  1. kind: Service 
  2. apiVersion: v1 
  3. metadata: 
  4.  name: influxdb 
  5. spec: 
  6.  type: NodePort 
  7.  ports: 
  8.  - port: 8086 
  9.  nodePort: 31112 
  10.  selector: 
  11.  name: influxdb 

Ingress

一篇文章为你图解kubernetes网络通信原理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