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最不该忽视可视化数据分析!
也可以用于引导用户阅读表格数据(来自Cole Nussbaumer Knaflic的blog): ★ 相似原则 人们倾向将颜色、大小或者形状等属性类似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或者具备关联性)。 这种心理学现象,叠加颜色色调的处理,很容易促成视觉突出,使我们能够快速注意到被处理的目标数据。上文视觉编码数“5”的举例,便是相似原则的一个案例。 个人实践感觉颜色是应用相似原理最好的视觉通道,我们能够通过“图例”将图例标注信息与画图区域的内容对应起来,简单来说,也是这一心理学现象在起作用。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使用这一效应来帮助用户解读图表 ![]() ★ 闭合原则 人们倾向物理上被包围在一起的元素为一个群体。 闭合原则经常被使用在标注注释上,使用少量的“水墨”便能将目标区域的视觉突出起来,我们拿上面相似原则的案例做进一步加工,来说明闭合原则的功效。 灵活利用格式塔原理与视觉编码特性,是数据可视化在具体图表之下的更为重要的知识技巧。篇幅原因,不再一一列举。 当我们看到一副图表,凭借自己朴素的美学经验指出图表缺陷时,不妨深入思考下,这个缺陷是违反了哪一条心理学原理,还是水墨比(信噪比)不平衡。 3.4 经验之谈 可视化的实践经验太多太多,我想再着重强调一下位置和颜色的巨大影响。 ★ 位置 位置是一个丰富的概念,图表一切的元素都处于“位置”之中,你不得不谨慎对待元素的位置属性。无论是轴标记位置、文本说明位置、标题位置、图例位置还是图形本身的相对位置。摆正它们,可以使图表不显得信息杂乱,可以帮助用户更容易理解你想传达的信息。
★ 颜色 颜色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视觉编码方式,颜色具有色调、饱和度、明度的三重变化,同时颜色的变化还牵引着人类的情绪,所以颜色的使用需要被数据可视化制作者认真考虑。在这里再补充一些实践上的心得: 1. 尽量避免同时使用红色&绿色,色盲的同学无法分辨他们,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图表库和软件的默认颜色的第一序列是蓝色; 2. 维度数据使用色调,度量(指标)数据使用饱和度和明度; 3. 在保证信息完整传达的前提下,使用的颜色越少越好;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